日期查询:2023年01月13日
穿越时空 走!跟着壁画游曼妙山西

朔州吉庄三大王庙描金壁画全无胡人特征


    本报记者 田璐

  被称为“塞上绿都”的朔州市,位于雁门关外、桑干河畔。这里沧桑传奇、历久弥新,凝结了独特的史前文明文化、边塞军事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商旅边贸文化、佛教古建文化和绚丽的塞上风光,崇福寺、吉庄三大王庙、马邑博物馆等古建传承历史文脉;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塞上西湖”神头泉融合亲水元素,成为众多游客观光旅游的目的地。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走进朔州市,探寻吉庄三大王庙中壁画的神奇世界,一览神头泉水雾缭绕的人间仙境。

三庙合一的吉庄三大王庙

  位于朔州市朔城区神头镇的吉庄村,地处桑干河北岸、洪涛山南麓,唐朝末年建村,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该村文化底蕴深厚,曾获一带一路最美驿站“最佳目的地”称号。吉庄村与神头泉毗邻,是明朝山西移民的历史见证。村内现存的槐树院、三大王庙、雁北师专等遗迹体现了吉庄村的古老沧桑。
  村内至今仍保存着一座明朝修建的,集大王庙、龙王庙、马王庙三庙合一的三大王庙和精美壁画,是朔城区现存的唯一一座大王庙。根据现存的金代石碑《重修桑干神庙记》刻记,三大王庙的真实身份是“神名拓跋,庙号桑干”。也就是说,三大王庙应叫“桑干神庙”。2009年,吉庄村对该庙进行了修复。
  经过修复的吉庄三大王庙由大王殿、龙王殿、娘娘殿、戏台、钟楼和东西配殿等组成。大王殿为主殿,殿内塑有大大王像、二大王像、三大王像。主殿西侧的3间厢房为龙王殿,殿内塑有龙王像;东侧的3间厢房为娘娘殿,殿内塑有娘娘像及侍女像。
  围绕三大王庙,当地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三位拓跋大王的母亲是拓跋公主,一次游历神头泉,喝了泉水竟未婚而孕,生下三位大王。三位大王负责管理或控制桑干龙王,使之造福一方。至今在神头的神婆山顶,还留有拓跋公主生育时的痕迹。每到端午前后的雨季,印痕中积水后,就能看出隐约的一抹血红。虽说科学解释是含铁的石岩,但无疑堪称鬼斧神工。
  此外,三大王感应来雨的传说也在朔州地区广为流传。作为朔州市历史文化的乡野表达,吉庄村有独特的自然魅力和人文情怀。

彩塑和壁画全无胡人特征

  在吉庄三大王庙,可以发现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庙中,与正殿拓跋大王像并存的偏殿神像,包罗了佛家的送子观音、道家的文昌帝君、马王爷及乡闾式的龙王、雷公、电母、土地老爷等。此外,无论是彩塑,还是描金壁画,三位拓跋大王及其臣属一律被汉化。他们的形象服饰、羽葆鼓吹,全无传统意义上的胡人特征。
  在大王殿的塑像后面、东西隔墙的墙壁上,均绘有2米多高的壁画。在塑像后面的墙壁上,绘有一条侧身跃出云水间的四爪苍龙。西壁绘有身穿彩衣飘带的电母,手中持着金色双钹。与电母对应的位置,绘有人身龙首、一头赤发的雷公。此外,还绘有一老一少武将,他们头戴朝冠,披挂描金铠甲,外罩红色朝服,手中持有笏板,全都侧身环绕着站立。这组壁画,清楚地表明了大王是君临朝廷的君主。
  西墙上的壁画,被一层泥皮遮住,内容尚不清楚。东墙上的壁画有所磕碰,但大致可以看出部分内容。壁画中,一位仪态万方的红衣贵妇站在亭间,她就是拓跋公主。在她身旁,有一名尚带稚气的侍女。在亭子的下方,有一文一武两位官员,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画面最前方有一支仪仗队伍,都是一些造型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者高举火轮,或者鼓腮吹号,或者手持葫芦,或者手持曲尺,追随在三位大王的鞍前马后,连同旁边翻滚的云海水波,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神话世界。
  目前,朔城区正积极发展吉庄村乡村旅游,乡村安逸的生活令人向往,这里成了游客自驾的好去处。

“塞上西湖”成乡村游“新宠”

  与吉庄村毗邻的神头泉,风景秀丽,是华北最大的岩溶泉群之一,素有“塞上西湖”之美称。泉水清澈见底,湖中生长有碧绿的蒲苇,游弋着成群的野鸭、大雁、鸿雁、鹤、鹳、大白天鹅等水鸟,一年四季水温恒定在14摄氏度左右。盛夏时节,清爽凉快;隆冬时节,夜汽蒸腾,水雾缭绕。游客来到这里仿佛到了仙境一般,自古文人墨客多赋诗赞赏。
  神头泉历史悠久、远近驰名。据清雍正年间的《朔州志》载:“神头山在州东三十五里洪涛山前,上有神婆遗址,下有七泉,即漯水也,与马邑县连界。”“神头七泉”即七个较大的泉组:神头海、三泉湾、金龙地、七星海、五花泉、莲花池和磨轮湾。这些泉组在东神头、西神头、司马泊和新磨4个村庄之间,形成了多处自然湖泊。弯弯有小泉喷泻涌出,盘盘有小溪缓缓流淌,可以说是景色宜人。
  念好“水”字经,做足“旅”文章。“山水神头”可谓人间仙境、世外桃源。金光闪闪的金鳟鱼,带动了垂钓、休闲、野营户外活动;水上乐园的漂流活动、农业观光与采摘相辅相成,亲水元素融入游览和体验全过程,这里已成为乡村旅游的“新宠”。

马邑博物馆珍藏众多瑰宝

  博物馆就像一座城市的窗口,经由它,人们可以洞晓这座城市最久远的秘密。位于朔州市朔城区崇福广场西侧的马邑博物馆展出了自远古白垩纪时期至上世纪40年代的7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有北魏曹天度千佛石塔塔刹等国家一级文物20件,国家二三级文物180多件,可以让游客近距离感受朔州这座塞外古城的悠久历史。
  作为镇馆之宝的北魏曹天度千佛石塔塔刹就放置在该馆的造像厅里,塔刹曾存于朔州市崇福寺,距今已经1500年,而塔身现存于台北历史博物馆。当年,该石塔由塔座、塔身、塔刹3部分组成,塔身上有浮雕佛像1400多尊。特别是侍立菩萨像高1.81米,与真人略同。令人痛惜的是,1937年日寇占领朔县县城后,石塔遭到了掳掠。
  此外,马邑博物馆还呈放着西汉时期的彩绘铜雁鱼灯的复制品(真品在故宫博物馆)。彩绘铜雁鱼在1985年出土于当时的朔县赵十八庄,铜制灯体上遍施黑、白、红、绿彩色纹饰,灯盘、灯罩可转动开合以挡风和调节光照度、光照方向。此外,灯的鱼身、雁颈和雁体中空相通,还可将烟尘吸入雁的肚里让水溶解,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灯的各部分还可拆卸,便于清洗,很是神奇。
  塞上绿都,美丽朔州。如今,朔州市紧抓朔州老城景区品质提升、桑干河文化旅游带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提档升级“四大工程”,以品牌塑造、项目带动为突破口,努力把朔州市建设成全国闻名的塞上风情旅游目的地和北方知名的生态康养避暑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