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2月09日
太原铁路公安局太原公安处太原车站派出所执勤一队民警王澳

只要在岗一分钟 就要“勤”于60秒


    本报记者 赵云云 通讯员 闫安

  “请上二楼候车,12号检票口排队检票进站”“我来帮您拿行李吧,您看好孩子”……春运期间,在太原火车站,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穿梭在候车室、站台、广场等角落。她就是太原铁路公安局太原公安处太原车站派出所执勤一队的“95后”女民警王澳。
  工作中,她牢记职责使命,强化责任担当,与同事一起担负着服务旅客的重要使命。

用心执勤

  1999年出生的王澳,警校毕业后,就进入了太原铁路公安这个大家庭。2023年春运,是她从警后经历的第一个春运。王澳坦言,春运执勤前,面对未知的挑战,她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却有信心把各项工作做到位。
  2023年春运执勤第一天,从警11年的老民警戴娣就耐心地指导王澳:“既要勤于交流,和旅客、铁路职工多沟通,又要勤于观察,及时发现周边存在的可疑情况。同时,还要勤于思考总结,有警情时,应知晓如何快速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民警察。”
  “车站值勤岗是个和群众打交道的岗位,但要想做好却不容易,我觉得用一个字形容最合适,那就是要‘勤’。在岗一分钟,就要‘勤’于60秒。”王澳一直铭记着师傅的教诲。刚上岗不久,就有几名旅客向她询问进站乘车的相关事宜。“如何办理临时身份证明”“应该去哪个候车室候车”“出站后去哪乘坐公交车”……凭借认真总结的工作经验,王澳对旅客咨询的各种问题,都能够耐心地一一解答。春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团聚,但对于王澳等铁路公安人员来说,却意味着与亲人的短暂分离及与乘客的一次次相逢。春运期间,王澳的职责主要是负责进站口的执勤工作。其间,王澳经常会对进站口的重点区域进行巡检,遇到行李多的旅客,就会主动帮助他们。每次在凌晨两点半换岗时,她都会提前到岗,提前进入执勤状态。

暖心守护

  从1月25日起,车站迎来了节后客流高峰,随着旅客人数的增加,一个个温暖插曲在这里发生。在巡查到安检口时,王澳正巧碰上安检员从一位旅客的背包里查出一个两万毫安的充电宝,这名旅客不太理解为什么不能携带。王澳上前向旅客详细讲解了进站乘车需要限量携带或者严禁携带相关物品的规定,最终说服了这名旅客主动放弃携带充电宝。
  “警察同志,我的电脑包找不到了,怎么办?里面装有孩子的电脑、钱包等重要东西!”王澳在巡查到候车室时,一位50多岁的旅客急匆匆地朝她跑来。于是,她急忙安抚其情绪并详细询问了相关情况,随后一边陪着旅客来到其所在的第一候车室寻找失物,一边通过对讲机呼叫指挥室民警调取相关的监控视频。监控视频显示,这名旅客在进站口进行行李安检时,将电脑包遗落在了安检仪旁,庆幸的是并没有人拿。
  接到指挥室的指令后,为了不耽误旅客检票乘车,王澳一路小跑将电脑包拿回归还给旅客,并让其当场清点了包内的物品。看到气喘吁吁的王澳,旅客一个劲地向她鞠躬道谢。王澳赶紧扶起旅客并微笑着说:“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您以后可一定要看好自己的东西,不能再这么大意了。”一旁的乘客也纷纷为她的热情服务点赞。

用爱护航

  在进站口执勤时,王澳发现一位老奶奶坐在通道处的地上,随即跑过去询问是否需要帮助。老奶奶说自己是运城人,双目失明,刚在省城看完病,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并向她出示了残疾证。经过进一步交流,王澳得知老奶奶的孩子均在外地,此次是独自出行时,便将老奶奶扶到警亭休息,随后自掏腰包给老奶奶买了利于消化的食物和水,并帮老奶奶买了一张到运城的车票。
  之后,王澳又将老奶奶送上了回家的列车,并叮嘱列车乘警一定要和运城站的民警做好交接,确保将老人平安送回家。老奶奶紧握着王澳的手,不停地感谢着王澳,说自己遇到了好人,好人一生平安。
  于平凡岁月中收获不凡,在涓涓细流中感受温暖。除了日常执勤外,王澳还负责队里的短视频、新媒体制作,她用心用情记录着所里的点点滴滴。
  “站岗执勤、服务旅客,看似普通甚至有一点儿枯燥,但只有做好了这些平凡的工作,才能打牢安全基础,保障旅客平安出行。”王澳说。这名初出茅庐的“95后”警花,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青春,守护着旅客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