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2月13日

大学生基层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陈彤 通讯员 魏堃

  近日,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册村镇迎来一群来自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大学生,他们围绕册村镇工业项目、生态环境、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特色农产品及包装设计等方面开展了为期6天的实践活动调研,为推动沁县乡村振兴献良策、出主意,致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以青春之智助力乡村振兴。
  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汪苇航担任本次实践的支队长,他带领14名队员对册村镇当地建筑风格研究和闲置房屋改进、特色种植产业与集体经济发展方向以及册村镇整体乡村振兴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了调研。实践队队员专业不同,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的、有农业管理专业的,他们致力于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将所学科学文化知识与当地民生民情相结合,转化为服务人民、服务基层的实践成果,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册村镇各项工作中。
  清华大学的武嘉伟表示:“校地合作这种深度、广度,包括人才培养的专业领域和方向以后将更加广阔,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更加吻合。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将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助力沁县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为实现持续深化省校合作贡献力量,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据了解,清华大学于2017年10月首创“乡村振兴工作站”模式,形成长期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站点网络,围绕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人居环境和组织建设五个方面助力乡村发展。乡村振兴工作站已走过5年的旅程,目前在全国有25个签约站点,15个落成站点,实践基地和考察实践点数十个,累计辐射服务10万余名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