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女警 铁路公安战线“多面手”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王志信 兰萍
从警13年来,太原铁路公安局大同公安处大同南车站派出所执法办案队负责人梁思敏始终扎根一线,凭着过硬的业务素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
2023年3月,35岁的梁思敏,被公安部、全国妇联通报表扬,并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女民警”荣誉称号。梁思敏说:“我深深地热爱着警察这个职业,未来,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青春为警徽增光添彩。”
刻苦钻研
儿时的梁思敏,有着与其他女孩不一样的梦想,她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大同铁路公安处的民警,受他们影响,那身警服和那枚警徽一直吸引着她。2010年8月,梁思敏从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毕业,正式成为人民警察。
从警13年来,她先后从事过派出所一线执勤岗位、职能支队侦查员和内勤岗位。2021年,因成绩突出和工作需要,她被提拔为大同南车站派出所执勤队副大队长、执法办案队负责人。无论在什么岗位,她都刻苦钻研、履职尽责,成了铁路公安战线上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2014年1月,正值春运期间,为有力维护站车治安稳定,全面强化站车阵地控制,梁思敏坚守在车站的第一道防线,每日要对近千名进站旅客进行安全检查和身份核查。一天,梁思敏在收缴一名旅客携带的管制器具并核查身份信息时,发现该男子言语间十分慌张,有意回避她的目光,其可疑的表现立刻引起了梁思敏的怀疑。当让该男子对身份信息签字时,他的第一笔就书写错误,这一反常现象更加肯定了梁思敏的怀疑。于是,她立即将该男子带回派出所进一步核实身份。经过反复核对,最终确认该男子为网上在逃人员,梁思敏“识字抓人”被同事传为佳话。
2021年1月,梁思敏带领值勤民警在出站口维持秩序、对旅客进行身份核查时,一名男子的身份信息虽然核对无误,但其表现却极其反常,这一反常引起了梁思敏的注意。她一边稳住该男子,一边组织人员对该男子的身份进行核查。经核查,发现该男子与一名在逃人员极其相似。之后,她立即对该男子进行了突击询问,最终获取该男子拥有双重身份的信息,其中一个身份为在逃人员,他常年利用另一个身份逃避检查。
梁思敏这种“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的作风,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齐声赞誉。她带领民警抓获网上逃犯43名,办理各类案件654起,抓获各类嫌疑人756人,编写各类专报2184篇。
用爱坚守
梁思敏的公公、丈夫也是警察。她的丈夫邓建翔是山西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高速二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同样的事业,让他们更明白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
“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妈妈,你明天会接我放学吗?”这是孩子问她最多的问题。作为母亲,梁思敏从未像其他母亲一样和孩子欢度假期;作为女儿,每逢佳节她也不能陪伴父母。内心充满歉意的她,每当谈及孩子和家人时,总是眼眶泛红。
2018年,她将自己从警娃到警察再到警嫂的经历,以题为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通过情景演诵的形式,讲述给大家。
2020年疫情发生,梁思敏的丈夫负责高速口人员流动信息的核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连续奋战在一线70多天。这期间,梁思敏承担起了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没有一丝怨言。当年9月,梁思敏参与的专案侦查工作迫在眉睫,需要女侦察员奔赴到外线工作岗位时,她克服无人照顾孩子、父亲重病的困难,主动请缨,参与作战。
梁思敏经常说:“警察是我儿时的梦想,我喜欢它、热爱它,我有责任去守护这个大家;从小我就明白警属不易,纵有万般无奈和艰难,我也从不后悔我的选择。”她用柔情、坚强和独立,为家人全心投入工作解决了后顾之忧,撑起了这个“特殊”家庭的“一片天”。
因工作成绩突出,梁思敏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5次,先后10余次被太原铁路公安局、大同公安处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年度先进”等各类先进个人称号。2016年12月,她代表太原铁路公安局参加全国铁路公安机关规范执法知识竞赛,取得了全路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并被公安部铁路公安局授予“最佳表现奖”荣誉称号。同年,她还被铁道部授予“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今年3月,她被公安部、全国妇联通报表扬,并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女民警”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