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3月29日

500米内见园覆盖率超80%太原将建成个大公园


    本报记者 张丽

  3月28日,记者从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 《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城镇园林绿化水平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太原市已建成综合性公园21个、社区公园50个、专类公园17个,街头游园、广场278个,500米内见公园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广大市民明显感觉到太原天蓝了、水清了、地绿了、城市美了,更加宜居了。
  据介绍,下一步,太原市园林局由建设城市公园向建设公园城市理念转变,统筹串联城市生态区、各类公园绿地、绿道、绿廊、水系等城市蓝绿空间,力求在不久的将来,把整个城市建设为一个大公园,实现居住在公园、出行在公园、工作在公园。
  据介绍,太原市按规划建设老龙头区域生态治理工程、雁丘文化园等一批公园绿地建设项目;按“各城区负责落实项目用地、市里负责工程建设资金”政策,建设一批10000平米以上小型公园绿地,逐步实现“百园之城”;推行年年增绿工程。按照 “城六区每年各新建5个游园、5个口袋游园、5个街头绿地”的要求,继续加大街头游园和绿地的建设力度。结合道路、轨道交通、老城区改造等,原则上旧城改造腾出的小于1公顷的土地,宜全部建成“口袋公园”;提倡城市道路十字路口“四分之一”法则,至少在一个拐角建设街头绿地。
  其次,引导社会力量建设一批组团绿地;对于服务设施滞后的老旧公园,要在保护历史文化和特色风貌的基础上实施“微改造”;探索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工作;尝试逐步将城市街道与公园边界充分融合;继续开展星级公园创建活动,提升公园品质,完善休闲游憩、体育健身、防灾避险等综合功能,加大儿童游乐设施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力度,实现“全龄友好”;强化公园活动组织与服务运营,培育更丰富的社会文化活动。突出公园品质提升、人文提升、服务提升,在公园增加图书馆、博物馆、戏台、儿童游乐、体育健身、餐饮、购物、游客配套设施等服务项目,打造新的公园消费业态,激活公园经济新空间。
  通过努力,到2025年,太原市本级初步构建以郊野公园(至少建有1-2个郊野公园)、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街头游园为主,大中小级配合理、特色鲜明、种类多样、分布均衡的公园体系,初步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要求。四县(市)至少建成1个综合公园、1个郊野公园、1个防灾避险公园以及一批富有特色的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