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5月05日
山西共青团典型工作案例 长治·团青网络互动机制

网络阵地让团组织与青年“双向奔赴”


    本报记者 刘琴

  近年来,长治共青团坚持青年主体地位,主动挺进网络“主阵地”,创新工作方式,主动公开信息,团组织和青年双向发力,逐步构建起团青网络互动机制,让团组织不断“微”起来、“潮”起来,成为越来越多长治青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网上家园。

建强网络阵地

  如何建强网络阵地?共青团长治市委打出一套 “组合拳”——主动入驻抖音、B站、知乎等青年集聚地,拓展团属新媒体阵地;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督和引导机制,主动发声、敢于发声,积极传递网络正能量,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持续发布青年人喜闻乐见、可看可听可感可参与的新媒体文化产品,让网络思想引领更接地气,持续深化共青团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此外,团长治市委制作推出了原创动画片《团团与你共成长》,创新性地使用了共青团IP形象——“团宝”,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共青团——用青年听得懂的语言介绍了长治共青团是什么、能干什么、要做什么,视频在户外大屏、新媒体平台及青年聚集地同步上线,累计覆盖青少年超30万人次。
  团长治市委书记张兆祥说,在网络新媒体时代,团组织应当把“全团抓思想政治引领”内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截至目前,团长治市委官方微信公众号粉丝超20万人,由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微信视频号组成的长治共青团新媒体矩阵逐渐形成。

百名青年话长治

  如何让广大青年在网上“燃”起来?团长治市委找到了答案——突出青年地位,而聚焦“加快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制作推出的“百名青年话长治”推介片是一个范例。
  该推介片以短视频形式,以青年讲述的第一视角,宣传长治、推介长治,相继推出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秀美漳泽湖湿地》《美味潞城甩饼》《黎侯虎》等53期,全方位展示长治的人文历史、美食文化、新兴产业等各个方面,并同步在 “学习强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长治新闻网等新媒体阵地发布,全网播放量超百万次。
  “在青年聚集的网络阵地中,团组织应主动抓住青年感兴趣的话题、关注的内容,积极‘搭桥架梁’,线上直播和线下互动相结合,凝聚青年‘向心力’。”张兆祥说。

我的青春我的团

  如何拉近与团员青年的距离?团长治市委通过举办一场示范主题团日活动,让团员青年近距离感知“我的青春我的团”。
  “如果你有时间,一定要来一趟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听我给你讲讲八路军的抗战故事。”去年5月,在“我的青春我的团”示范主题团日活动上,来自武乡县的小学生贾贝妮作为年龄最小的讲述者,与其他11名优秀青年一起讲述各自的青春故事。
  此次活动以网络直播访谈的形式开展,12名优秀青少年代表全部来自最贴近民生的平凡岗位,他们的青春故事有着共同的特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
  据悉,此次活动网络直播观看人数近40万次,覆盖长治市青少年超百万人,其衍生原创文化产品《就在今晚——“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团日活动线上等你》单篇阅读量超10万人次。
  张兆祥表示,在信息高度透明的网络阵地,为了拉近与团员青年的距离,团组织更应积极回应青少年的迫切需求,精准服务,做青年的“贴心人”。这就要求团组织主动搭建线上服务平台,开展线上服务,持续公开共青团业务信息,让青年所需有所应,从而绘出更大“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