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8月31日
国网平顺县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李永祥

一颗匠心护电网 用情服务千万家


    本报记者 刘琴 通讯员 张潜 郭海波 文/图

  国网平顺县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李永祥已参加工作13年,工作中,他曾24小时调度电网、接发故障抢修工单,第一时间调度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指挥处理故障、恢复供电,最终完成了从“菜鸟”到技术带头人的转变。在这个岗位上,他先后参与故障抢修1000余次、处理紧急缺陷900多处。

本领硬 专业技术居前列

  刚参加工作时,李永祥也有过一段“菜鸟”经历。虽然他是大学毕业,有着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但是理论在没有经过实践的磨合之前,永远不能创造出生产力。那时的他,不懂业务规程,不了解安全规范,甚至连绝缘拉杆都不会用。
  为了尽快熟悉工作,李永祥积极向老师傅请教,并积累现场巡视、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等经验。师傅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就成了配网专业的技术尖子,还担任了国网公司2022年配网不停电作业技能竞赛山西公司代表队教练。在技术上取得的每个突破和工作上体悟到的每点收获,他都积极与大家分享讨论,只为让专业更强、技术更硬。最终,队员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取得团体第二名,而他也取得了个人第二名的好成绩,这是长治供电公司历届配网不停电作业技能竞赛个人成绩中的最好成绩。
  在夯实专业基础、提升业务能力的同时,一项项荣誉接踵而来,他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晋电工匠”“技术能手”“劳动模范”“服务之星”等称号。

在一线 供电抢修千余次

  在长治市平顺县的供电一线,李永祥一干就是13年。特别是成为抢修队队长以来,他总是冲锋在最困难的地方,为了早一分钟送电,他经常是第一时间冲到现场,不眠不休不停歇。
  2021年7月18日,一场狂风暴雨突袭平顺县,全县10千伏线路倒杆、断线及树木倾倒砸线故障点达50余处。这一夜注定是个不眠夜。李永祥第一时间来到抢修现场,带领第一支突击队在连续奋战6个小时后,顺利对受暴风雨影响最严重的10千伏佛堂线等5条线路恢复供电。之后,他又陆续与其他突击队会合,恢复了寺头等4条10千伏线路供电。为了早日恢复供电,此时的他们,已连续忙碌了20多个小时。抢修完平顺县的受灾线路,经过短暂的休整,李永祥与伙伴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几百公里外的河南省郑州市参与当地的抢险工作。
  “永祥,你刚从省公司学习回来,已经两个多月没回家了,现在又得去河南,显得我们有点不近人情啊。”出发前,平顺供电公司负责人郭红兵打趣地说。
  “不恢复供电,在家里待着也不踏实,我早点去,早点送电,早点回家。”李永祥与大家道别后,踏上了征程。
  “早送电、早回家”。在河南抢修期间,这句话是抢修队员共同的心声。地形不熟悉、线路不熟悉,他们就沿线在荆棘密布的草丛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巡查。累了困了,泥地里一躺,眯一会儿接着干。最终,他带领的抢修队接通了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支援河南抢修队首条恢复供电线路。
  平顺县位于太行山区,地势险要,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看似近在眼前,却要经过曲折的山路,徒步大半天才能到,日常的抢修任务极为繁重。

多思考 效率提升在创新

  工作中,李永祥善于发现问题,并下功夫寻找解决办法。他多次打破专业壁垒,协调多部门、多专业协同发力,优化了智能开关的分级保护,减少了设备故障时的越级跳闸,缩小了故障停电范围。
  多年来,他取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其中《新型高压带电T接“F”型线夹》获得省公司创新创意大赛银奖,在全省“五小六化”竞赛中获得优秀成果三等奖,《提升作业现场全过程管控质量》获市公司2018年度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三等奖,《一种具备10kV线路光感报警功能的线路故障提示装置》获市公司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相关装置已在长治供电公司大量推广应用。
  走上管理岗位后,李永祥又致力于探索现场安全管理办法。由他首创作业现场的“一票一图”管理和线路开关定值“一张表”管理法,实现了作业区域、工作任务、危险点、安全措施四个“一目了然”,既便于工作组织,又便于现场督查,给安全管控解决了实际问题。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国网平顺供电公司10千伏线路掉闸率治理取得明显成效,10千伏线路联络率达到83.3%,户均停电时长同比降低30%。2023年上半年,国网平顺供电公司实现服务零投诉,服务满意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