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0月12日

全省民营经营主体共419.44万户 占经营主体总量97.76%


    本报记者 赵云云

  10月11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七场发布会,同时也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专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9月底,全省实有民营经营主体419.44万户,同比增长12.63%,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7.76%。

全省民间投资活力强劲

  省政府副秘书长胡勇介绍说,目前,全省入库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4741家。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35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8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9家,全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我省百强民企入围门槛突破30亿元,8家企业入围2023年中国民企500强,1家企业迈入千亿营收阵营。
  民间投资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民间投资是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的风向标,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先手棋”。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闫中立介绍说,今年1—8月,全省民间投资完成2465.9亿元,具体而言,主要采取了四方面举措。
  树立一个导向。省委、省政府将民间投资增速列入今年的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通过考核“指挥棒”,树立促进民间投资的鲜明导向,也压实了责任,增强了工作合力。我省的这一做法,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肯定。
  推出一套政策。今年8月,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并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出台了《山西省优化市场准入激活民间投资具体措施》,共推出30条“小切口”务实举措。30条举措,重点是优化能源、交通、市政和公共服务、制造业、文旅康养、公共充电设施等领域的准入准营,为民营企业投资项目降门槛、拓领域、优环境、增活力。这些举措正在加快落地,目前效果已初步显现。
  推介一批项目。为提高民营企业获取优质项目的可得性和便利度,今年3月以来,我省建立起按季度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的长效机制,实行项目征集、推介、跟进、保障闭环管理。目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各市县、省直相关单位共同参与,全省先后三批次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项目260个,总投资3693亿元,计划引入民间资本1844亿元。对推介项目,我们持续跟进、强化保障、督帮一体促进项目落地和民企参与。经梳理,已经有50余个项目引入民间资本或正在开展深度洽谈,取得积极成效。
  解决一批问题。依托省级重点工程项目总指挥部机制,开展百项堵点疏解行动,积极为包括民间投资项目在内的重点项目,协调解决了土地、审批、征拆、市政配套等方面问题共180个。同时,着眼于缓解民间投资项目融资难,引导“信易贷”融资,扩大制造业项目中长期贷款,探索建立专门服务民间投资项目的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

个体工商户实现蓬勃发展

  个体经济在稳经济、促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今年,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对此,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郝建玉介绍说,我省个体工商户实现蓬勃发展,从2013年的100.17万户增长到目前的301.57万户,在吸纳和稳定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市场活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以来,作为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主管部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贴近市场、贴近经营主体的优势,进一步优化监管理念、完善制度机制、创新思路举措,更大力度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协同省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坚持“12345”工作法,全周期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具体做法为:
  “1”是贯彻一个条例。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起草以省政府名义出台 《关于贯彻落实<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的实施意见》,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加大帮扶力度、持续加强服务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了23条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引导我省个体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2”是开展两个试点。全力做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赋予山西的试点任务,一方面推进“个转企”试点,确定大同、运城为试点市,落实奖补帮扶政策。截至9月15日,全省已发放奖补资金498.86万元。另一方面,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扶持试点,遵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和“名特优新”分型分类标准,结合社保、税务、知识产权相关数据,构建全省个体工商户分型数据库,并按照分型分类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
  “3”是办好三件实事。通过实施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政银合作贷款支持和“惠企直通车”专项行动,集合市场监管的各类职能,打出“组合拳”,支持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4”是建立健全个体工商户联席会议、工作专班、调研会商和基层联系点等四项机制,聚众智、凝合力,共同推进各项扶持政策落地见效。
  “5”是贯通个体工商户便捷准入、高效准营、科学监管、精准服务、畅通退出五个全生命周期环节,不断健全完善服务体系,促进个体工商户量质齐升。
  此外,我省在全国首创开展的个体工商户“惠商保”项目,从论证到落地实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项目实施一个月以来,省、市、县三级市场监管部门,协同保险经纪和保险机构,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微信群、短信等方式发送信息51.3万余条,朋友圈转发4651条,入户走访17315户,发放宣传单页、横幅、易拉宝2954条,新媒体发布宣传199篇。在案件理赔方面,实施24小时接报案的同时,我们主动收集全省各地“市政修路公告信息”,对符合理赔情况的地区实地走访摸排。目前,“惠商保”项目已累计赔付505.32万元,涉及理赔个体工商户1079户。其中:太原赔付78.95万元,大同赔付101.29万元,阳泉赔付9.88万元,长治赔付34.77万元,晋城赔付51.51万元,朔州赔付5.53万元,忻州赔付6.44万元,吕梁赔付93.47万元,晋中赔付50.45万元,临汾赔付43万元,运城赔付30万元。
  郝建玉表示,“下一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指导支持下,进一步提高站位、细化措施、强化服务,为全省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发挥职能作用、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