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基层改革开创屯留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本报记者 刘琴 郭丽菲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共青团长治市屯留区委紧盯改革重点,破解改革难点,突出改革亮点,不断探索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思路新模式,努力开创县域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强化组织领导 让青年工作更有保障
屯留区坚持党委统领、联动统抓、上下统筹,形成了区委重视+部门支持+团委落实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制定印发《长治市屯留区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实施方案》,成立由屯留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12个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改革领导小组,细化改革“施工图”,明确分工“责任书”,为推进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带团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团教协作、经费保障等重点工作机制,将党建带团(队)建纳入党建考核、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巡察监督、教育评价督导和年度考核评价关键指标,为推进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拓宽选育渠道 让青年力量更加充实
坚持问题导向,分层分类选优配强团干部队伍,用足用好挂兼职干部,多渠道充实团干部队伍,配齐区、镇、村(社区)三级团组织力量,联合区委组织部印发《长治市屯留区团干部轮值轮训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基层团组织书记轮值轮训工作,统筹安排团干部轮值轮训;招聘选拔20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担任各乡镇(街道、中心)、学校领域、党政机关领域兼职副书记;结合省委“乡村振兴万人计划”,符合条件的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村干部兼任所在村团支部(副)书记,全面配强村级团组织工作力量;规范基层团组织书记考核管理,采取书面述职、现场述职、党组织评价、团员评议等方式,经各基层团委互评打分、团区委综合打分评价,通报年度团组织总体评价结果并上报区委组织部,要求各乡镇(街道、中心)对其辖区团支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上报团区委。
紧密联系青年 让青年服务更具活力
团屯留区委持续加强健全县域内团的组织体系建设,丰富拓展团的基层组织形态,促进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同步提升;协同区委组织部联合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团组织建设工作的通知》,依托区直各党(工)委,全面梳理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团员青年情况,成立区直团工委、公安系统团委、经济开发区团委,有序推动基层团组织全面覆盖;规范“青年之家”管理,提高阵地吸引力服务力,确保云平台长效化运行。截至目前,屯留区“青年之家”乡镇覆盖率100%,7家申请为市级“青年之家”,2家达省级4星级标准,成为团组织了解团员青年群体思想动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重要渠道和广大青年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的信息交互平台。
突出教育管理 让青年组织更有合力
团屯留区委持续规范团员发展、教育、管理、评价全过程,入团标准和程序更加严格,保证新发展团员流程规范,切实提升团员发展质量,为做好全面从严治团工作打下基础;团员组织生活更加规范,强化从严入团政治标准,明确全团带队、推优入团工作方式,改进团员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机制,规范团员电子档案管理和评议激励管理;主题团日载体不断拓展,在执行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丰富青年工作元素,体现行业特点,指导各级团组织每月第三个星期相对固定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推动团组织生活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增强团员的参与感、仪式感和荣誉感。
整合优势资源 让“青”字号品牌更具影响力
团屯留区委围绕服务屯留青年 “急难愁盼”,整合共青团优势,创新服务青年工作方法,切实发挥团的功能,组织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等活动,多角度、全方位聆听关系青年成长发展的需求和呼声;优化青年人才成长生态圈,加强同区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的常态化合作,广泛联系汇聚、服务培养和打造一支充满活力、建功立业的青年人才队伍;深入实施青春建功行动,持续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行业带头人等的选树活动,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立足本职、岗位建功、比学赶超,打造“屯留品牌”。
下一步,团屯留区委将继续聚焦改革目标要求,以改革促工作、借改革夯根基,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持续巩固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阶段性成果,不断提高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奋力开创屯留共青团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