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0月19日

太原全力保障今冬正常供热


    本报记者 刘家进

  10月18日,太原市城乡管理局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就今年全市供热保障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2023—2024年采暖季,预计全市供热总面积2.68亿平方米。
  城区范围2.49亿平方米,其中,7家电厂和太原市热力集团6座燃气热源厂、3座燃煤热源厂承担的集中供热2.27亿平方米,涉及居民约192万户。供热管网2005公里,热力站2287座。各属地政府负责的区域供热2167万平方米,共244个小区,其中涉及居民燃气供热182个小区、1052万平方米。
  三县一市1896万平方米,涉及用户13.37万户,其中清徐县513万平方米,阳曲县309万平方米,古交市824万平方米,娄烦县250万平方米。供热管网170公里,热力站174座。

多举措全力保供热

  煤、气及发电负荷已落实。截至目前,5家燃煤电厂签订购煤合同372.8万吨;2家燃气电厂签订购气合同8.9亿方;总体按照上个采暖季标准核定了今年的运行方式和发电负荷上下限。太原市热力集团签订购煤合同50万吨,锁定天然气1.57亿方,可满足3座燃煤热源厂和6座燃气热源厂的生产需求。
  供热设施设备维修养护就绪。各电厂投资近1.91亿元,完成机组及设施设备系统性维修养护。各供热企业投资近1.06亿元,完成既有2256座热力站、1990公里管网、6座燃气调峰热源厂、2座燃煤热源厂及相关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以有限空间作业为重点,进行安全督导检查24次,发现9个一般隐患问题,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加强运营管理。建立完善统筹指挥调度机制,提前制定热区分布方案,对城区集中供热统筹指挥调度,对属地供热管理指导、协调。完善数智化平台,总平台设在太原市热力集团,各电厂和供热企业相应搭建分平台,切实保证指挥调度分析及决策的准确性。
  强化安全应急。按照出现故障确保30分钟到达现场处置的要求,建设完成30个维抢修中心,30个应急队伍、629名应急人员、68台应急车辆24小时备勤,装备及施工机械齐全,物资储备充足。各电厂、供热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属地政府重点针对燃气供热小区,加强安全监管,确保锅炉房通风,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
  健全供热服务体系。拓宽业务办理渠道,方便群众一站式办理热费缴纳、供热报停、咨询投诉等业务。深化上门服务,66个维修队伍及577人的维修人员统一着装并配套专业化装备,切实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强室温监控,今年测温点位由3.34万个增至 10.4万个,严格落实日采集责任制,切实保证全市供热质量数据客观准确,保证群众用热稳定。
  此外,共设置22部报修电话,太原市热力集团公司4158850(另分公司13部,小店一公司 2411567、小店二公司2770200、迎泽一公司7776026、迎泽二公司 2770609、杏花岭公司 3334629和3334786、 尖 草 坪 公 司 2837661和2837662、 万 柏 林 公 司 5683104和5683105、西山公司7782795和7782796、晋源公司5281050),太原市城北热力公司 6163023,太原市第二热力公司6091699和6091599,太原市再生能源公司7031018和7195552,兴业热力公司6367095和6367087,太原市尖草坪热能公司3923270,24小时专人值守、多路接听,高效受理群众投诉,确保群众投诉咨询快捷受理、处置优质高效。

10月20日开始试供热

  今年,阳曲热源厂建成并于10月10日启动试运行,全市基础热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市热网系统约40万吨补水量全部完成,冷态试运行总体正常平稳,阳曲热源厂运行稳定。按照市政府安排,各电厂已做好升温启动准备,全市供热系统将于10月20日启动并逐步升温试供热,确保11月1日全部正常供热。
  太原市城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夯实供热前各项准备工作,按计划推进冷态试运行、升温试运行,确保按期正常供热,完成好今冬供热保障任务,让市民群众舒适、温暖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