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0月23日
忻州师范学院

实践激扬乡土情 奉献砥砺青春路


    本报记者 陈晓平 通讯员 程书鹏

  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上好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忻州师范学院团委在今年暑期开展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组建了50支团队分别前往各地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教师参与人数41人,覆盖3个省份,学生参与人数近4200人。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

追寻红色记忆 感悟革命精神

  理想指引青年前行,信念坚定人生航向。为使同学们进一步学习红色文化,传播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忻州师范学院生物系、教育系、会计系和启航志愿宣讲团分别在暑期开展了学习红色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到各地的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进行参观学习,倾听当地老党员讲述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重温一幕幕声势浩大的战斗场景,更加坚定了要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探寻晋商传奇 坚守传承初心

  鉴往知来,砺行致远。为深入挖掘晋商文化内涵,领会晋商精神文化的实质,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文化营养,中文系“祁宇不凡”发展成就观察团赴晋中市祁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在调研中采访了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金驰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李宁,倾听新一代企业家对推进玻璃器皿走向世界市场和引领消费时尚的新理念、新做法,团队还拜访了祁县玻璃行业泰斗级人物——“中国玻璃艺术大师”张世跃,听老一辈匠人讲述一代代祁县工匠在推进玻璃器皿生产、研发革新背后坚守初心的故事。调研活动结束后,团队召开了分享交流会,对此次祁县之行进行了总结,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将调研参观中拍摄的视频与图片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更多的学生和社会人士看到祁县玻璃器皿专业镇的突出成就,不断推动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实走深。

贯彻实践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

  走振兴路,踏青春旅,追未来梦。为使学生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推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为社会作出贡献,忻州师范学院生物系、历史系、同“忻”同“语”推普小队走进青少年小课堂,走上实地研学之路。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利用自身师范专业优势,为孩子们展示普通话之美,并参观学习各地乡村不同的致富法宝,了解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当地人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优良作风。在这些实践中,学生们帮助了他人,也提升了自己,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弘扬优秀文化 感悟崇高理想

  兴优秀文化浪潮,担文化传承使命。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忻州师范学院校团委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组织的远航志愿宣讲团、启航志愿宣讲团、“启梦”志愿服务队分别在忻州市定襄县实验小学、定襄县实验二小、定襄县季庄小学与忻州市第五中学开展“两弹一星”精神、“井冈山精神”与“圆梦工程”的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积极与学生们互动,结合图片、视频等多样化形式,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国科技的力量,见证我们祖国的“速度”,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对井冈山精神内涵和真谛的领悟。这些活动不仅让大家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让大家增强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宣讲防治结核 志愿行动有我

  携手共奋进,健康向未来。为提高大家对结核病防治的认识,宣传结核病防治的科普知识,学院青春同伴社“防治结核 志愿有我”志愿宣讲团分别在忻州市忻府区各个卫生站开展共计8场防治结核宣讲。在宣讲中,青春同伴社社员们从认识结核病、预防结核病、发现结核病和控制结核病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促进社区对结核病的进一步了解,从而有效防治结核病。此次宣讲活动得到忻州市疾控中心和忻府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同时此举也为加强学校社区防治结核的宣传,进一步加强忻州市卫健委、忻州市疾控中心和忻州师范学院之间的合作,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防治结核宣传工作、构建“无核”社区和校园作出积极贡献。

青春实践筑梦行 七彩假期暖童心

  助人助己共前行,相伴成长筑未来。在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忻州师范学院团委与山西师范大学团委共同开展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两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忻州市民政局儿童之家活动中心进行宣讲。本次宣讲引导少年儿童坚定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勤奋读书,踏实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学院爱心社组织的 “春之芽”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暑期课业辅导、才艺教学以及心理咨询,与孩子们建立起深厚的情感,传递知识的火种。当地村委会对“春之芽”志愿服务队成熟的实践经验和服务态度给予了肯定和赞扬;春雨读书社“怀暖青苗,仁爱助学”社会实践团队在活动期间,积极参与到怀仁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推出的“怀暖青苗,仁爱助学”公益助学品牌的系列活动中,使春雨读书社“怀暖青苗,仁爱助学”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决心更加坚定;教育系2201班的学子们的“梦想开花”支教服务团,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支教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让孩子们对社会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青衿筑梦”志愿服务队分别在忻州市民政局儿童之家、忻州市社会福利院、定襄县3所小学开展“七彩假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活动的各小组成员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与优势,在面对家庭困难、身体有缺陷的儿童时,团队成员针对小朋友们的特殊情况调整课程内容,同时结合参与活动儿童的年龄等特征为孩子们送去形式多样、趣味新颖的课堂知识,陪伴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期。
  在带队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们学以致用,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贯彻勤学奋进、服务社会的宗旨,发挥专业优势,以服务彰显爱国心,以信息技术促基层教育发展。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紧扣主题,立足专业,内容丰富,服务对象广泛,成效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参与的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作出了贡献,激发了我校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动性,增强了学院大学生们追求“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忻州师范学院团委书记丁晓丽对山西青年报记者说:“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青年学生们不仅提高了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还促进了专业知识与实践行动的结合,志愿者们在实践中受锤炼、提素质、长才干。参加活动的青年大学生们表示,时代在发展,乡村振兴仍在继续,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