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0月26日
长治市襄垣县公安局古韩派出所辅警杨世杰

倾情守护 用心解决好百姓的每件事


    本报记者 刘琴 文/图

  “我在这块地上种了好几年菜,你咋说是你家的呢?”
  “在我家房前,怎么就不是我家的,之前一直让你种菜,我都没说啥,你还不乐意了?”
  “你们不要吵了,今天咱们就坐下来好好解决一下。”近日,在长治市襄垣县古韩镇西垴头村警务室,两名村民因占地问题起了纠纷,甚至大打出手,37岁的辅警杨世杰耐心地劝说着,并对二人的行为进行了教育。最终,矛盾得以化解。他已记不清化解了多少村民的矛盾,只是村民们越来越信任他,见到他就会调侃一句:“世杰,又来村里说事啦?”

一个“新点子”警务室搬进了村里

  “世杰,多亏你把我送回了家,不然晚上天气冷,我又喝多了,摔在路边还不知道会出啥事。”“老李,以后少喝点儿酒,保重身体。”在警务室里,村民李安兵紧紧握着杨世杰的手,感谢他的帮助,同时也十分感慨小小的警务室作用可真不小。
  近年来,古韩派出所将传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服务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提出了“十户联防”的工作理念,积极推动警务前移、警力下沉,依托“一村一辅警”模式,打造集防控堡垒、服务窗口、宣传基地、调解中心为一体的精品警务室。
  西垴头村地处襄垣县城以北2公里处,全村266户1081人,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古韩派出所充分利用其优势,整合周边警务资源,于2022年7月成立了西垴头村警务室。
  警务室搬进了村里,需要一名业务能力强的驻村辅警,而且必须能和村民们聊得来。杨世杰在古韩派出所工作了15年,还负责过西垴头村的警务工作,因此驻村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肩上。
  工作有压力,才能更有动力。“我是土生土长的襄垣人,能够守护乡村和谐稳定,助力乡亲们勤劳致富,我感到无比自豪。”杨世杰说。

定个“小目标”打造精品村警务室

  一大早,杨世杰就带上工作日志,敲开了村民的家门,进行入户走访调查。
  每次走访结束,杨世杰都会打开西垴头村“十户联防、联创”治安防控平台,录入重要信息。在平台上,村庄的生活区域、公共区域及交通要道等画面一览无余,而且最大限度地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大幅提升了治安管理水平。
  “我们将居民划分为27个联防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一名‘十户长’,大家自发组建起群防群治队伍,发现问题及时与警务室联系。”杨世杰说,与此同时,警务室还创建了“十户联防”队伍微信群,精准收集群众的需求信息,组建起“情报网”和“联动圈”。
  说话间,杨世杰的手机响了,点开微信群看到:村民陆小五说,村庄附近修路占了他的耕地,他竟然不知道。杨世杰立刻赶往现场。很快,便有了结果,施工方按照规定,对陆小五进行了占地补偿。
  “咱警务室不仅出警快,而且效率高,真好!”拿到补偿款,陆小五高兴地说。对于杨世杰而言,群众的称赞,就是最好的肯定。
  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古韩派出所为西垴头村警务室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将这里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精品村警务室。杨世杰说,虽然压力越来越大,但一想到能为乡亲们做实事,他就觉得很踏实。

坚守“大梦想”真情真意服务群众

  “要想依靠群众,首先要成为群众的依靠!”这是杨世杰到警务室工作前,古韩派出所所长张岩对他的叮咛。杨世杰始终把这句话放在心里。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他就时刻留意村里老人的身体状况;村民家孩子中考前丢失了身份证,他积极向所里汇报,帮其及时办理了临时身份证;村民李某兄妹俩因赡养老人发生矛盾,他耐心劝导,最终兄妹俩同意共同赡养老人……
  警务室不大,仅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警务室很大,装得下村民们的民生日常、心中盼望。杨世杰深知其中的道理,因此他把村民们的一桩桩难事、揪心事,当成自己的事去解决,用真情真意服务群众。“今年,村里共发生了13起警情,均为矛盾纠纷,全部及时化解,做到了‘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杨世杰高兴地说。
  村警务室的创建,让村民们真实感受到身边的变化,杨世杰的倾情守护,也让村民们更安心。杨世杰说,用心解决好老百姓的每件事,就是他最大的心愿和目标,他会为此不停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