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0月27日

太原将建设世界级文旅康养目的地


    本报记者 张丽

  10月26日上午,太原加快率先转型发展系列“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新闻发布会举行。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张建斌,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交流合作科科长贺锐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明确未来3年工作任务

  近年来,太原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积极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全市文旅康养产业保持了强劲发展态势。结合太原市实际,以市政府旅游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名义印发了《太原市促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3年的工作任务。
  主要包括:重点推动构建旅游康养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和旅游休闲街区,壮大旅游康养市场主体,推动重大旅游康养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文旅消费场所扩容提质,支持钟楼街二期、太原古县城二期、晋阳里二期、文道巷二期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晋源区打造全省文旅康养集聚区,提高文旅业态比例。截至目前,钟楼步行街已成功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与太原古县城一起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称号;太原方特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目前正在积极争取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资格;太原古县城、中正天街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森栖小镇、太原古县城等5家取得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创建资格,今年6月,森栖小镇获评首批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截至目前,太原市纳入省级项目库的文化旅游类投资建设项目共计24项,总投资188.97亿元,其中,亿元以下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9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这24个文旅投资项目中,社会民生类4项、文旅产业类20项。

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确立 “一环”(环太原东西山旅游公路)“一带”(汾河景观游憩带)旅游产业总体布局,全力打造西山、汾河、晋阳古城、太原府城“四大旅游板块”。围绕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印发了《太原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意见》,加快编制出台了《太原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科学筹划太原全域旅游发展路径。清徐县、阳曲县已通过山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验收,晋源区、娄烦县已通过山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初审验收。
  推动景区景点提档升级。加快高等级景区创建,打造龙头核心景区,全面提升景区建设水平、服务质量。现有4A级旅游景区12家、3A级景区17家、2A级景区2家。深入开展重点景区梯次打造行动,制定出台了《太原市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晋祠天龙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进展顺利,目前正在全力推进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提升;会同相关县、区和部门推动太原植物园、蒙山、汾河景区等提升景区等级,太山、晋商博物院、太原古县城等“创A”。
  推动大景区建设。以晋祠天龙山景区5A级创建为契机,推动以晋祠天龙山景区为核心,辐射龙山、太山、蒙山、太原古县城、太原植物园、晋阳湖等景区,推动相关景区实现集约化运营、集团化发展,打造极具本土特色的大景区。

全力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将紧紧围绕建设世界级文旅康养目的地的目标定位,大力进行资源整合,大胆开展模式创新,全面激活“全域旅游”,实施龙头景区梯次打造,健全完善文旅要素体系,促进文旅产业集聚发展,有效增加文旅产品供给,全力打造太原文旅康养首选目的地,在畅通双循环、构建新格局中,展现太原文旅担当。
  坚持优布局,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建设。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编制出台了 《太原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东西山旅游公路沿线文化旅游提升规划》,优化完善 “一环”“一带”旅游产业总体布局和“四大旅游板块”。
  坚持强龙头,实施景区梯次打造计划。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标准,进一步提升文旅行业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为抓手,实施1+5+10重点景区梯次打造行动计划,全面提升相关景区的景观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和安全水平。精准推进晋祠天龙山5A级景区创建,推动以晋祠天龙山景区为核心,辐射龙山、太山、蒙山、古县城、植物园、晋阳湖等景区的晋阳文化旅游度假区,实现集约化运营、集团化发展;推动太山、太原古县城、晋商博物院等创建国家4A级景区,龙山、双塔、老龙头、汾河二库、晋绥八分区旧址等景区创建国家3A级景区,力争实现5A级景区零的突破。
  坚持建集群,促进文旅产业集聚发展。积极用好国家文旅产业品牌,引导文旅产业集聚发展。
  坚持延链条,健全完善文旅要素体系。坚持“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发力、全链条推动,积极构建旅游集散体系。开通各交通枢纽至主要景区和太忻经济区的旅游直通车,充分释放省城旅游集散功能,提升市民游客的便利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