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清廉村居 助推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贺美晓
村居廉则治理顺,治理顺则乡村兴。12月14日,记者从朔州市应县义井乡了解到,自开展 “清廉村居”建设工作以来,该乡将“清廉村居”建设融入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之中,以“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为目标,聚焦制度权力规范、干部作风建设、清廉文化熏陶等关键环节,推动“清廉村居”建设做深做实。
构建清廉内核
清廉村居,制度先行。工作中,该乡义井村以推动村干部廉政建设为出发点,成立清廉村居建设领导小组,将廉洁村居创建的“领导小组、创建标准、主要任务”以板面形式上墙。
确定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和程序,并严格按照要求在公示栏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形成全方位、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另外,聚焦村级重大项目建设、重大事项决议、“三资”使用情况、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等廉政关键点,坚持做到“三公开”,真正做到村务透明化、阳光化。
擦亮清廉底色
规范权力运行是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义井村着力在干部思想教育方面下功夫,制定村“两委”班子“一把手”及班子成员责任清单,通过村“两委”述职述廉的方式,进一步检验村级班子的履职能力和规范廉洁用权情况,打造清廉班子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监督。
该乡各村将“清正廉洁”写入村规民约,将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等内容融入其中,并将村规民约通过板面上墙、微信群、大喇叭等方式开展宣传,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规范“微权力”运行,助推“清廉村居”建设。
厚植清廉土壤
营造出“知廉、崇廉、践廉”的良好村风,是义井乡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一个缩影。该乡将清廉文化、民风民俗、家风家训等元素融入村级每一个角落,让村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廉洁文化熏陶。
义井乡积极开展清廉文化活动,高度重视家庭助廉和家风家训传承在廉洁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家风带村风促民风,充分利用村五好家庭、先锋模范的家风事迹,带动党风向好、民风向善。同时,认真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孝亲敬老好媳妇”“卫生模范”“科技带头户”系列先进典型评树活动,进一步提升乡村“清廉颜值”,擦亮振兴“廉政底色”,让廉政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让清廉元素渗透到各个层面,实现了环境干净与精神干净“双目标”。
振兴乡村建设
结合当前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任务,该乡将“清廉村居”建设融入到乡村振兴发展大局中。
今年以来,义井乡实施村级扩展主路、污水铺设和人行道硬化工程、高标准农田项目,解决群众出地难问题。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光伏、大棚和采摘园等产业,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真正实现了从“做得了”到“做得好”,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把“清廉”化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力量,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