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1月09日
共青团寿阳县委

聚焦急难愁盼零距离服务青年


    本报记者 张云鹏 文/图

  共青团寿阳县委围绕“我为青年办实事”,聚焦青年群体所需所盼,在青年就业、助学帮扶等方面为青年办实事、解难题,为该县“争当发展排头兵,建设幸福新寿阳”贡献青春力量,切实提高了青年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党育人提升服务力

  坚持为党育人感召青年,不断提升基层团组织的服务力。
  团寿阳县委组织各级团组织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26场次;充分运用“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引导团员青年参与“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专题内容,2000余人次进行了学习。
  团寿阳县委还联合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图书馆等开展了以“端午韵 爱国情”为主题的青少年诗词朗诵会,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怀,引导青少年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以微促行了解青年需求

  坚持以微促行凝聚青年,不断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引领力。
  团寿阳县委纵深推动青年发展规划实施,深化青春建功“十四五”行动;开展“青春团聚 一见青心”青年联谊活动,为百余名单身青年人才搭建婚恋交友平台;与县妇联、山西潞阳煤炭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寿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秋风清朗相约七夕 企地共建幸福家园”七夕主题活动;成立寿阳新青年应急救援队,邀请晋中新青年高校志愿者联合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对30余名志愿者进行了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培训;联合县图书馆开展“聚青年之力,宣时代之声”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活动,50余名基层团干部、青年代表参与宣讲活动;招募80余名志愿者参与晋中市第六届运动会的各项志愿服务工作。

“暖心实事”解决青年困难

  聚焦青年难处,加大开展“青”字号品牌活动力度。
  去年,团寿阳县委协调“青年文明号”集体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展 “火焰蓝·红领巾·手拉手”关爱活动,结对帮扶特困学生;开展“中国茅台 国之栋梁——2023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助学活动”,帮扶3名困难优秀大学生。
  团寿阳县委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结合重大活动任务、重要时间节点有计划开展志愿服务,注重培养团员青年的实干能力、奋斗精神,影响和带动团员和青年共同进步;开展“青”字号品牌活动力度,积极开展“青暖青心 与爱同行”活动,帮扶10名优秀学子;开展寿阳县“畅享青春·筑梦寿阳”到村工作大学生“七一”系列主题活动,带动该县到村工作大学生更快地扎根乡村、融入群众、发挥作用、成长成才,为讲好乡村振兴奋斗故事、做强做优本村发展名片、宣传土特产提供青春力量。

“筑梦平台”助力青年发展

  去年,团寿阳县委常态化推进“青年之家”建设,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采取“团干部+志愿者+青少年事务社工”的工作模式,实现团内资源的整合、社会队伍的凝聚和工作力量的循环,在寿阳县乡镇“青年之家”全覆盖面基础上,新增西关社区“青年之家”。
  此外,团寿阳县委发挥14个“青年之家”作用,集中开展了聆听团课、宣讲分享等特色活动160场,累计参与人数4900余人次,打造了一个集进修学习、读书沙龙、交友联谊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团寿阳县委积极组织返乡大学生多元化开展“向基层报到”活动,为寿阳县返乡大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同时,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原则,开展选拔优秀在校大学生兼任村(社区)团干部工作,共有150余人报名参与,最终有120名学生入选,并于去年6月上岗实践。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征集活动,征集岗位85个,为寿阳县返乡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开展“情系家乡 青春建功新寿阳”大学生暑期红色研学主题活动,带领大学生参观革命旧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并感受该县“三治三建三评”创建行动治理成效和乡村振兴新风貌,激发热爱家乡事业、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

县域改革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团寿阳县委全面改革攻坚,推动改革实效落地。
  加强团干部目标考核,分岗分类定工作职责、工作目标,进一步压实各基层团组织的工作责任目标;严把入团关,深入各基层团组织调研和督查团务工作。
  锚定百项争创目标,聚力服务青年排头兵。团寿阳县委2023年度共有三项争创目标任务,分别为创建一个“山西省少先队红旗大队”、创建一批“晋中市青年文明号”集体、创建一个“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现已授予该县城西小学少先队大队“山西省少先队红旗大队”荣誉;推荐并确定寿阳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创建 “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已确定3家单位为晋中市“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
  团寿阳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致力于提升团的大局贡献度,带领寿阳青年助力县委中心工作。聚焦“乡村振兴”,持续打造“青”字号品牌,培养新型农村青年人才;寻访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结合乡村需要和青年实际,重点选树在涉农创业、乡村治理、科技兴农、乡村社会实践等服务乡村振兴方面的青年典型,传播农业农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的价值观,引领更多青年在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中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