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4月16日

忻州 党建带队建 培育好少年


    本报记者 陈晓平

  3月31日,忻州市直工委、忻州市关工委、忻州市教育局、共青团忻州市委、忻州市少工委等单位组织20所学校的党员代表、团员代表、少先队员代表在忻府区岳云贵烈士陵园举行了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活动,“红领巾讲解员”声情并茂地为大家讲解了云中山下小英雄岳云贵烈士的事迹。这只是忻州市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中,强化少先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作用的一个缩影。

健全体制机制 规范少先队工作

  共青团忻州市委挂职副书记张媛媛表示,忻州市委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少先队工作,明确市委副书记担任市少工委名誉主任、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联系少先队工作,全市14个县(市、区)均明确少工委名誉主任与政府联系领导,全市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取得历史性、制度性突破。全团带队的光荣责任进一步夯实,市级团委负责人、县级团委负责人担任同级少工委主任。
  团教协作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发挥,市县两级教育部门负责人100%担任同级少工委主任,少先队工作纳入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总体规划,少先队建设纳入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和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指标,在党建考核中作为单列内容。
  少先队经费保障进一步落实,市县两级少工委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按照全市每名少先队员每年不低于3.5元的标准落实到位。全市14个县(市、区)和市直学校全部按照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落实大队辅导员岗位津贴,基本保障得到落实的同时,极大地调动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在全市中小学校100%建立少先队组织,推动民办中小学全部建队,全市672个社区(乡镇)全部建立少先队组织。五年来,全市始终紧扣少先队改革创新根本任务,通过巩固学校“基本盘”、激发组织“新活力”、打造坚强“桥头堡”,提升了基层少先队组织的活力,增强了少先队员的归属感。

聚焦主责主业 加强思想引领

  五年来,忻州少先队始终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主责主业,让思想引领更加务实有效。
  抓住重大节点,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学习二十大、争做好队员”等活动,以队会、队日、活动课等多种形式覆盖全市少先队员。
  举办了忻州市首届少先队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首届“红领巾讲解员”竞演讲述活动。24名少先队员被聘为市级“红领巾讲解员”,成立市级红领巾巡讲团,深入基层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充分利用忻州市的资源优势,在全市建成法治教育、劳动教育、科普教育、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历史文化6大类56个少先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为开展富有特色、生动、有代表性的主题活动提供平台。
  广泛开展少先队员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劳动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组织各类实践活动268场、培训118场,有效调动了队员们参与寻访的积极性,厚植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报效家乡的情怀,助力“双减”政策落实落地。

构建激励体系 发挥榜样作用

  全面落实“入队激励”;持续开展“奖章激励”;常态推进“荣誉激励”;重点实现“推优激励”。
  在实施少年儿童分批入队方面,全市小学生实现100%全体分批入队。2022年以来,2名少先队员被评为 “全国优秀少先队员”,1个中队被评为“全国优秀中队”,28个中队被评为 “全国红领巾中队”,20名少先队员被评为 “山西省优秀少先队员”,10名少先队辅导员被评为“山西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5个大队被评为“山西省少先队红旗大队”,10个中队被评为 “山西省少先队优秀中队”,6个中小学校被评为“山西省少先队工作先进学校”,通过表彰先进的模式,切实发挥了榜样引领作用。
  忻州少先队工作实现了对大队辅导员3年全员轮训一次,中队、校外辅导员每年全员轮训一次的目标,使全市130余名一线大中队辅导员、校外辅导员、少先队工作者及少工委干部全员参加了培训。
  市县两级团组织吸纳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团代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常委。其中,忻州市1名少先队辅导员被选为团十九大代表,3名少先队辅导员被选为省第十六次团代会代表,10名少先队辅导员被选为忻州市第五次团代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