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5月01日

综合施策纠治“微腐败”路径探索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邱集煤矿 田新正


  摘要:“微腐败”污染了基层政治生态,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正面形象。“微腐败”有五类表现形式,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加强专项治理,解决突出问题;抓好关键环节,开展风险排查;加强法治宣传,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是解决“微腐败”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综合施策;纠治;“微腐败”
一、“微腐败”本质及内涵
    “微腐败”在本质上依然是“腐败”。之所以称之为“微”是因为在职工的印象里,这些行为不具有典型腐败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力,不像典型腐败那样“赤裸裸”地收受贿赂和滥用职权。“微腐败”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而情节又不十分严重的腐败现象。有些领导干部只要掌握了微小的权力,就想方设法套现。这种行为污染了基层政治生态,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造成的社会影响更为恶劣。
二、“微腐败”主要类型
    “微腐败”主要有五类表现形式。一是吃拿卡要型。利用业务关联方有求于己的心理,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利用职务影响,收受供货商好处,延后供货时间、放宽供货检查标准。二是滥用职权型。对基层职工的薪酬得分情况不公开,工作安排没有规律,乱为职工加分套取工资用于购买物品及冲抵罚款,侵害其他职工的利益。三是履职不作为型。对区队的计分情况不查看、不掌握,对巧立名目的计分不核实、不追究,导致以各种理由为职工加分;设备私用、丢失、损坏,设备贵重、重要部件被零星拆除,甚至变卖私吞、以旧代新,牟取不当个人利益。四是内外勾结型。利用手中掌握的物资采购、市场准入、工程项目审批等职权,向供应商泄露物资需求计划等信息;招标文件载明的评标标准及细则不够具体量化或设置倾向性条款,指定品牌、厂家或产地等,谋取私利。五是“四风”问题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违规公款吃喝、旅游、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大办婚丧喜庆,提供或接受超标准接待,接受或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楼堂馆所等,领导干部住房违规问题等。
三、“微腐败”产生原因
    “微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责任落实“软”。一是工作中,对廉洁自律方面的工作风险、隐患排查较“软”,用信任代替了监督。二是日常中,觉得是单位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没必要“严管”,制度执行松松垮垮,怕管严了有人会有抵触情绪,怕惹麻烦,于是保持一团和气。三是有的利益团体水泼不进、针扎不进,人为的设置信息壁垒,抵触监察人员的监督检查。其次,监督管理“弱”。一是力度弱。在检查中,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思想上不重视,没有把严管当成厚爱。二是力量弱。风险管控点多线长面广,监察部门队伍力量较弱。加之专业人员学习不深入,业务掌握不熟练、专业不精通,导致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够。三是机制弱。监督检查没有思路、没有措施,缺少工作章法,只要领导没安排就不知道怎么干,领导安排了就随便干一干,监督再监督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再次,处罚问责“轻”。对待查处的“微腐败”问题处理时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没有体现失职必究、执纪必严的鲜明态度,导致当事人习以为常缺乏痛感。同时,少数干部法规意识“淡”。把党纪国法置于脑后,总觉得吃点、喝点、拿点、玩点是工作需要,不算啥大事;对于婚丧嫁娶收礼送礼,有些人认为是人之常情、社会习俗。对于个别违纪违规被查处者,有些人也只是认为其点子低、运气差。此外,警示教育“浅”。警示教育方式方法创新能力不强,只是读文件、学法规,方法方式比较单一,震慑力不够,冲击力不强,在思想上不能对个别人起到警示作用。
四、纠治“微腐败”方法与策略
    “微腐败”的纠治策略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加强专项治理,解决突出问题。一是聚焦热点问题重点查。从严从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对重要时间节点的监督检查,对不正之风露头就打。二是聚焦关键领域系统查。针对机关部门人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以及收受红包、吃拿卡要等问题,明察暗访,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三是健全制度闭环查。加强权力运行中的风险排查,做到岗位职责风险与业务流程风险全覆盖,把所有风险暴露在阳光下。同时,围绕各项业务相关岗位的自由裁量权、业务公开程度、外部监管力度等方面查找漏洞和隐患,健全规章制度,消除制度设计和机制运行先天不足导致的监管盲区。
  其次,抓好关键环节,开展风险排查。一是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要认真组织、主动参与,增强风险排查的全面性、深入性、专业性、精准性,让负有直接管理职责的相关方成为主角,将风险排查过程变为风险教育过程。二是加强思想管控,注重思想苗头。在思想道德风险排查中,要随时关注相关岗位员工的工作、家庭和生活状况,对有违规违纪苗头的及时进行教育和调整。三是分级管理,常态管控。要坚持抓大不放小,根据业务发生频率、涉及资金大小、对煤矿企业危害程度、管控难易程度,对全部风险实行高、中、低分级管理,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
  再次,加强法治宣传,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一是开展普法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通过开展法治教育讲座、举办法律知识普及活动等,既能强化对干部职工的法律警示作用,又能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二是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党纪廉政教育,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党纪廉政教育能有效提高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服务意识。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正是基于这一考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N].光明日报,2019-11-06(1).
  [2]林喆.“消极腐败”的四种表现[J].人民论坛,2008(4):30-31.
  [3]柯珠军,岳磊.煤矿企业情视角下我国腐败行为的文化透视[J].开放时代,2014(2):210-223+10.
  [4]林喆.腐败“落势化”倾向之忧[J].人民论坛,2010(19):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