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嘉禾
——我读《乡村撞见ChatGPT》 ●后山翁
在阅读 《乡村撞见ChatGPT》(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唐红芳 李卓月著)过程中,最强烈的感觉是新——满目都是新东西;掩卷之后,留在脑际最深刻的印记还是新,套用李贺的一句诗——东方风来满眼新(春)。
首先是创作方法新,人机(AI)对话录成文。在我有限的阅读范围,这是第一次。新奇,新颖,也有趣。
新奇也新颖的还有编排设计,从封面设计到内文排版,体现的都是创新思维与创新元素。
形式是内容的组成部分,但最重要的还是中心内容。内容之新,从微观上看,一是作者对“三农”问题的思考有了新的视野,比如“四化”“四共”“四生”等;二是对乡村振兴的路径作了新的探索,比如“低成本、小切口、大连接”等;三是服务乡村建设的情怀有了新的境界,“超越自我,利他共享”的精神贯穿始终。
从宏观上看,作者企图把振兴乡村作为拯救人心的良方,或者反过来说,作者期望在参与乡村复兴的过程中找到心灵复原的灵丹。这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这是宗教与哲学一直在试图解决的人类的终极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三年疫情期间,尽管人皆被问,但没有谁能真正回答。一个在农村小院里仰望星空的人,之所以在写乡村生活新范式中使用“问机、见道、性灵”这些涉及宗教、哲学和诗学的大词,其用心之深、用情之真、用力之猛,令人肃然起敬!作者说她是“提示工程师”,不仅提示症状、提示病因,还提示疗愈的途径。提示的对象是城里人,进了城的村里人,居住在城市有钱有闲也有病的人,还有就业难、要躺平的青年人。
可以说,这本书是幸运的,既撞上了独具慧根的作者,又撞上了独具慧眼的编者。如今,又撞上了拥有慧心的读者。
之所以说作者独具慧根,不仅仅是因为唐红芳来自农村,更因为她对“三农”情有独钟,如艾青的诗句那样,“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她追慕乡村建设的先贤,深耕“三农”近二十年,始终站在研究“三农”问题的最前沿,学思践悟,卓有成效。非如此,何以到并非故乡的太谷区东贾村购置荒废的院落,并建成一座处处充满文化气息又彰显科技能量的零碳小院?非如此,何以偏偏是她在乡村撞见了Chat-GPT,并沉迷其中、沉思其中,或者说热恋其中,从而诞生了这部著作?非如此,又何以闯入几乎获得所有编辑大奖的李慧平的那双慧眼?
其来有自,弥足珍贵!
《乡村撞见ChatGPT》是半亩精神作物,或曰半亩嘉禾。嘉禾者,二苗同秀,异垄、异株而同穗,奇异、茁壮而美好,视为吉兆,谓之天下和同。相传,唐叔在其食邑得之,呈于成王,周公作《嘉禾》,颂王之美、政之善。
何以半亩?一则写实,小森农院的后院约有半亩,作者在此播下思想与菜籽,一起萌芽、生长、开花、结果;二则虚写,用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之诗意——“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清而不腐缘于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诗人以此现象或意象,寓理于景,即只有不断接受新生事物,才能永葆思想的活力。如此看来,唐红芳就是这半亩方塘。她一直拥有少年般的好奇心,始终乐于学习新知识,吸收消化新思想、新理念,始终立于新时代、新认知的潮头。而ChatGPT就是新生事物,她与ChatGPT一见钟情、一见如故。于是。二苗同穗,成就了 《乡村撞见ChatGPT》这株奇特的嘉禾。
关于《思考编》(唐红芳主笔)的三个部分,我理解为,第一部分的“问机”,就是向天问机,就像古人从龟甲的裂纹中窥视天机一样,作者把目光聚焦于AI。虽说天机不可漏,天意高难问,但天不绝人路,天有好生德,且天意不可违。屈原有《天问》,何以问天?因为绝望,绝望之时方与天通。唐红芳“问机”的第一个小标题是:“我是一个失败者”。有大学生读者问为什么用这样一个标题?问得好!世俗社会向来以成败论英雄。成功者大都指加官进爵者或名利兼收者。而这些人大都为名缰利锁所缚,在名污利浊中挣扎,表面风光,内心痛苦。如果连痛苦也没有,且乐在其中,那基本就非人了,没救了。而那些不愿混迹其中、同流合污者,保留人格尊严、保持头脑清醒者,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者,往往取酒还独倾,被视为失败者。与那个千篇一律的流水线不相容者,与那个乐于竹篮打水的队伍不相宜者,必然会离开,不仅是因为不适应,更是因为绝望。就像屈子一样,只能问天。只是屈子不幸,没有问到天机,或者因为其贵族出身,不知乡村之广阔。而唐红芳有幸“逃回”乡村,回归大地。逃跑者,是社会意义上的失败者,但在人生意义上,是成功者。因为躲开了蒙蔽心灵的滚滚灰尘,回归了人的本性,心中的光明愈显清亮,天赋的使命更加清晰。
唐红芳喜欢自然生长。她说人生是旷野,不是轨迹。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本质上是个诗人,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充满激情,容易感动,且每逢动情处,总是泪沾襟。海德格尔引用荷尔德林的诗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就是返回本源。而返本不仅是为了归真,更是为了开新。此心安处是吾乡,此心空明更远望。唐红芳一到乡村,便如鱼入海、如虎归山,思想纵横,诗意盎然。诚如荷尔德林的诗歌所言,“人生充满劳绩/但还是应该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之上”。
第二部分“见道”,其实是寻道。《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这个混成之物就是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道德经》五千言,说白了也就8个字,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唐红芳寻找的道,就是自然之道,“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顺道而行,依道而为,活成人本来的样子,就像道那样。道法自然,即道依存于它自己的样子。当然,作者寻求的主要是形而下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企望开通一条既振兴乡村又拯救人心的正路。“反者道之动”。凋敝至极,繁荣之端;困顿至极,舒展之始。作者似有预见。于是,引领读者探索“无”的道,探求“有”的路。无者可闻可悟,有者可见可行。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便得道,普度了。傅佩荣说,道是能源,人与道通,就是接通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第三部分“性灵”,作者拿来清代袁枚的诗学观,可能主要是想通过观照五蕴,明心见性,表达自己的玉壶冰心。从佛的角度讲,唐红芳修的不是小乘,而是大乘,她在度人,当然也度己,在度人的过程中完成度己。所以,我说,她那个小院不小,她在后院盖的那个茅草屋像座“大雄宝殿”。山西的大院闻名遐迩,它象征着财富,遍布其间的木雕砖雕石雕,其精美的艺术所展示与体现的大都是名闻利养、福禄寿喜、多子多孙这些世俗的价值取向,且王家的就是王家的,常家的就是常家的。而小森农院不一样,它不姓唐,姓贾,姓李,姓众,凡所来者皆为主人;它不甘于独乐乐,追求的是共乐乐;它无雕梁画栋,有的是到处贴的挂的写有思想与梦想的纸片,可每一句话都可能生发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无镇宅之宝,有的是新思想新认知新理念新技术;它无铜臭之气,有的是翰墨之香;——康德那句名言“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是小院之魂!
这样的小院,小乎?大哉,大哉,大矣哉!
小院是新理念的苗圃,村里的老树已撑不起振兴之重任,需要这些新苗茁壮成长,然后移栽到广阔的天地,星罗棋布,长成参天大树,撑起新农村蔚蓝的天空。
唐红芳在 《解读小森农院》一文的结尾写道:“连经通脉的小院群星将要淹没小森零碳小院,那时,是我和小院人最幸福的时光。”让人想到梅花的精神与境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唐红芳撰写的部分,有情有意。情是生命情感,意是生命意志。着墨不多,但有浓度、有厚度、有深度,更有温度。相比之下,ChatGPT则稍逊略输,基本上是从概念到概念,从名词到名词,有套话、有大话、有车轱辘话,对某些概念理解有误,比如 “数术”;对作者某些意图领会也不到位,比如“性灵”。但对作者大多数想法的解读还是正确的、清晰的、规范的、条理的,甚至完善了作者的一些思路、目标、步骤、方法及措施。在知的方面,ChatGPT有足够的长度与宽度,在情与意的纵深上,工具可能永远难以企及。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言,唯碳基生命才会有的情绪感受,是硅基生命不可替代的。
唐红芳是这茫茫尘世间一个火花四射的人。
这火花闪现在当下,也闪现在未来。
这本书是她无数火花的集合体,聚合成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炬火必将照亮并引燃无数城里人的心灵,照亮并引燃无数有志青年的心灵,进而在农村这广袤的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生命的勃勃生机。
当然,唐红芳和小森农院的“造风者”们,现在所造的风尚在青萍之末,但骀荡之日会有时。
我们不仅要翘首以待,更要为之鼓、为之呼,并身体力行,参与其中。
乡村振新或复兴,是时代的大课题;人心拯救或复原,是生命的大课题。《乡村撞见ChatGPT》一书只是作了一个提示,“小切口”一样的小小的提示。乡村生活新范式的实现,尚需政策层面强有力的引导与支持。
目前,唐红芳与小院人宜做好三件事,一是对乡村生活新范式要具体化为数种模式,以期筑巢而引凤 (李卓月主笔的 《探索编》已有所描述);二是对乡村运营者进行案例总结与推广,以期星火之燎原;三是对农村现状,以东贾村为例,进行解剖麻雀式的调研,提出新时期振兴乡村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