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5月16日
国家级非遗澄泥砚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绛州澄泥砚研制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设计总监蔺霄麟

精益求精打磨技艺 千年澄泥砚焕发新活力


    本报记者 田璐

  作为“山西三宝”之一的绛州澄泥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甘肃洮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孕于秦汉,兴于唐宋,明代达至炉火纯青。自中唐起,历代皆为贡品。近日,在位于运城市新绛县王庄村的绛州澄泥砚文化园一间工作室里,国家级非遗澄泥砚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绛州澄泥砚研制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设计总监蔺霄麟正伏案忙于设计。这名90后留学归来后,在长辈的悉心教导下,不断尝试,将现代设计和传统设计相结合,为绛州澄泥砚赋予了新活力。
  工作室的一面墙上,还依次有序摆放着各种潮流球鞋,这是蔺霄麟的珍藏品,与一旁透露出传统气息的工作台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传统与潮流形成的强烈反差,也恰恰反映出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

留学归国潜心钻研精益求精打磨技艺

  “虽然从小耳濡目染,但家里长辈没有刻意要求我传承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是我留学归来后,在与父辈的多次沟通中产生了传承、保护和发展这项技艺的想法。”2011年,蔺霄麟前往韩国学习陶瓷工艺,并选修了玻璃工业、金属工艺等课程。2019年归国后,他选择留在家乡,在保留原有精神内核、精湛技艺的前提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蔺霄麟的爷爷蔺永茂和父亲蔺涛均是国家级非遗澄泥砚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由于历史原因,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于明末清初失传。1986年起,蔺永茂、蔺涛父子开始潜心研究恢复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终获成功,使埋没300余年的中华民族瑰宝重放异彩。2008年,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次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6次荣获中国文房四宝行业荣誉“国之宝”称号;四度蝉联“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荣誉称号;荣获200余项国际国内大奖。绛州澄泥砚已成为代表新绛、代表运城、代表山西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
  制作一方绛州澄泥砚,需要经过选泥、采泥、澄清、过滤、陈腐、做坯、阴干、雕刻、打磨、烧制、精修……10余道主要工序,历时近1年,其中选取原料和烧制两道工序最为关键,身为第三代传承人的蔺霄麟把整套流程过了一遍。“亲自参与才能了解到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从而进行改进。相比烧制陶瓷,烧制砚台过程中的未知性更大,我喜欢探索未知的过程。”就这样,蔺霄麟不断反思,对技艺精益求精。
  蔺霄麟回国后的第一套作品是 “福禄双全”砚。“福禄双全”砚中,白色代表女性,以云纹和双蝠为主要元素,寓意双福临门;深色代表男性,以水纹和元宝作为主要元素,寓意财源不断。这套 “福禄双全”砚和另一套作品“草堂松风”砚分别获得山西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神工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和铜奖,也自此开启了他的澄泥砚创作之路。

传统技艺注入新力量砚台颜色增至8种

  青春何谓?青年何为?在蔺霄麟身上找到了答案。
  录制电视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曾拿着蔺霄麟烧制的一方砚台说:“豆沙绿特别难烧,这非常难得。”
  绛州澄泥砚色泽纷呈,尤以朱砂红、玫瑰紫、豆沙绿、鳝鱼黄、蟹壳青为贵。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左右,成品率仅为百分之三十,珍稀品更是凤毛麟角。豆沙绿是蔺霄麟的父亲和爷爷30余年来一直在尝试的颜色。这些年,他们多次实验,已把澄泥砚的颜色从原来的3种增至8种,并在设计上注入了更多青春元素。
  经蔺霄麟开发出的“玲珑”系列砚、“云水”系列砚等文创产品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受到年轻人青睐。他还结合时下年轻人关注的爱情、回忆等话题,设计出了“星辰大海”砚、“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砚等,激发年轻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此外,他还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让澄泥砚走入更多年轻人的视野。
  除了传承技艺,蔺霄麟表示,从父亲和爷爷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品质。同时,他在不断总结自我的过程中告诫自己要藏锋、隐智、戒欲、省身、求实、慎言、节情、向善。
  “以前,我的目标是把绛州澄泥砚落在每个爱写字的人的书桌上。现在,我想制作出和其他工艺相结合的砚台,比如与玻璃、贵金属、漆器等相结合,为古老艺术注入更多可能性。”蔺霄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