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学游”到“研学优”大学搭建科普研学营
近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校园内,宝鸡市南山中学2022、2023级师生跨越百公里,走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距离感受知名高校,解锁以 “品味农科文化,点燃科技梦想”为主题的西农文化和农业前沿科技,到大自然中踏青,到博物馆探索,到实践基地参与劳动。
春日里开启的少年游,究竟有多精彩?
踏青赏花,以自然为师
9时许,同学们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们刚一下车,即被靓丽的学校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所打动。
以自然为师,与万物为友。带着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走进大自然,走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将所学知识与书中的文字的描述一一对应实践。又带着在自然中看到的现象,返回书中寻找答案。出发前,南山中学教师就根据学习特点和兴趣点,进行特色活动预设,准备探究材料,引导同学们参与制定活动计划,将游学行程变为生动的实践课。
聆听科普,以大家为师
在学术报告厅,樊志民、戴武、刘玉峰三位专家教授给同学们送上精彩的分享。
樊志民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的报告从科普角度出发,以《农耕文明与杨凌发展》为题,介绍了中华农耕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讲述了中国农耕历史发展脉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博士生导师戴武为南山学子带来了一场《昆虫与粮食安全》的学术报告。不止讲解了昆虫知识,同时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如何做好“小小科普员”的问题,其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厚的学识素养,收获了无数粉丝阵阵掌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宣传部副部长、网络评论中心主任刘玉峰则从校史校情出发,立足于学校长期的厚重办学历史,立足于学校办学历史上的 “重大事件”,立足于为学校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 “名师大家”,深挖“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背后的红色元素,多元化立体化呈现红色资源“鲜活教材”,着力讲好学校爱党报国为民的故事,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置身科学,以实践为师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到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小昆虫博物馆”学生实践团队,用昆虫标本讲解昆虫知识,带领同学们体验科学研究全过程,尝试操作试验设备,观察实验结果。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发展理论,大中学校合力,将科学影响力逐步下沉,提升中学生科普素养和科普精神。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