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小云冈”开河寺石窟 造像膀大腰圆独具鲜卑风
本报记者 田璐
阳泉市平定县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年古县,更是“雄关秀水相映,人文自然互补”的风水宝地。这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别具特色,娘子关流泉飞瀑,闻名天下;固关雄关故垒,古道漫漫;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串联多个景区,成为热门打卡地。这里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定乱流村开河寺石窟,虽然规模不大,但有“三晋小云冈”之称,为研究东魏至北齐造像样式的演变提供了实物资料。本期 《山西青年报》带大家走进平定,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领略娘子关、固关雄关漫道;寻访东回镇七亘村,追忆红色历史;走进开河寺石窟,细细品味石窟艺术。
开河寺石窟风格与云冈类似
北齐时,平定县位于国都邺城 (河北临漳)与别都晋阳(山西太原)之间的交通要道上。而创建于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的开河寺就位于井陉路沿线,也就是现在的平定县乱流村。后来,开河寺逐渐废弃,仅存石窟。现在的开河寺基本为新建,尚存清代木构。
开凿于乱流村桃河北岸、魁头山南麓断崖上的开河寺石窟,虽规模不算大,却雕刻精细、极其用心。由东魏一个小窟、北齐两座小窟及隋代一组摩崖石刻大佛所组成的石窟群,因每座窟都有纪年铭文,所以研究价值颇高。
开河寺石窟分为3座小型洞窟和8个附龛,内存大佛像2尊、小佛像87尊、摩崖碑刻30余通。因造像风格、神态与大同云冈石窟类似,故有“三晋小云冈”之称。可惜的是,大部分石窟造像遭到破坏。相传,清末光绪年间,一伙流寇在寺中肆意凿毁佛像。
除了佛像,开河寺的古碑刻也非常珍贵,鲁迅先生曾多次收集开河寺石窟造像和题刻拓片,其中四方开河寺题刻收录于《鲁迅辑校石刻手稿》。
造像膀大腰圆具有鲜卑特色
北魏刻像极具刚劲硬朗之风,北齐造像稍显委婉柔美之意,开河寺石窟为研究东魏至北齐造像样式的演变提供了实物资料。
步入开河寺,来到魏齐三窟前,“三璧三龛”式庄重而整齐,各窟内均采用“四角攒尖顶”,较为罕见。
东魏窟正壁龛为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两侧壁各为“一佛二菩萨”,基本上延续了北魏晚期的传统。佛像结跏趺坐,袈裟遮盖双足,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祇支”,结带下垂,这是仿照南朝汉族僧人所穿的流行服饰。
这些佛像个个身材壮硕,膀大腰圆,头部较大(已毁),脖子粗,真实反映了鲜卑人的特点。特别的是,西龛佛像身材壮硕,体格强健,结跏趺而坐的静态中,竟然在袈裟上露出一只右足,足掌向上,肥硕饱满,5个脚趾清晰可辨,耐人寻味。
开河寺的魏齐三窟前都有力士,只不过尺寸越来越小,而且风格逐渐柔弱,缺少了阳刚之气。
开河寺石窟群虽然规模很小,但真实反映了石窟艺术在特定时期的特定风格,弥足珍贵。
多元文化+山水风光构建新格局
平定坐拥3000年文明史、2000年州县史的丰厚历史文化积淀,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目前,平定逐步形成了以“关隘文化+山水+古村落游”的娘子关片区为龙头,“山水风光+古村落游”的冶西片区、“红色文化+古村落游”的东回片区、“书院文化+文化产业游”的冠山片区、“地质遗址+古村落+红色文化游”的岔口片区、“莲花山+药岭寺+浮山人祖文化自然风光游”的张庄片区同步推进的旅游发展格局。
“雄关秀水,北域江南”说的就是平定的“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域内有雄关古堡、长城故垒、飞瀑流泉、小桥流水、古街人家等优质旅游资源,素以雄关、险道、崇山、秀水著称。现在的娘子关景区已经形成以长城文化为主题,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地质文化等相互配套的综合旅游景区。
固关长城是现存内长城中军事防御体系保存较为完备的明代内长城,既保留了堞楼、药楼、炮台、墩台、烽火台、哨台等军事防御设施,同时留下了驿道、车辙等表征,是当年商贸交流往来繁华的历史见证。目前,固关长城文化展示馆已开馆。该馆分为“万里长城,中华象征”“民族精神,历史丰碑”“京畿藩屏,阳泉名片”和厅外展示长廊“阳泉长城,精品荟萃”,采用声光电技术,通过多样化展示,从不同视角展现了阳泉长城“京畿藩屏”的历史、文化、军事、建筑、艺术价值,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长城精神。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串联美景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平定段已成了当地的热门打卡地。该段以红、黄、蓝三色喷涂的标线,远远望去如彩虹一般,并把境内的8个旅游景区、50个骨干村、34个传统村落和42个脱贫村连成串,带动了道路沿线丰富的古文化遗存和奇特的自然生态景观,进一步激活了交旅融合发展的新动能。
地处晋东边陲的阳泉市平定县东回镇七亘村,在明清和民国时期为“太行八陉”第五陉——井陉的军事要地。因地势险要,自古就有 “险关固塞”之称,更因“七亘大捷”而闻名遐迩。现存有明长城遗址、烈士阁、将军窑、伏击日寇主战场等,是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众多古遗址成了七亘村的特色,更是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当地不仅走出了一条“红色党建+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也积极推动红色旅游和长城旅游融合发展。同时,该村打造了农耕体验采摘园,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便利的交通条件,探索“自种领养+采摘”的模式,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主峰位于平定县张庄镇郭家垴村的东浮山,山林郁郁葱葱,庙宇隐于山林,现为森林公园。山中有一座娲皇庙,红砖碧瓦、雕梁画栋、青砖铺地。小庙虽比不上大寺院那种恢宏,却有古色古香小家碧玉般的清新韵味。山中还有漫山遍野的红褐色石块,这正是东浮山的奇绝之物。石块上孔坑密布,状如蜂窝,或褐或赤,入水不沉,被当地人称作“浮石”,东浮山也因此而得名。据地质专家考证,东浮山的“浮石”,实是1000多万年前火山爆发不断喷出的海绵状岩浆凝结所致,而民间则盛传其为“女娲补天”之遗灶。
一景连一景,一路连一路,路上有景,景中有路,宜走宜游,宜远宜近。颜值在线的“彩虹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平定段,让沿途的风景愈加明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