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解锁考古“密码”
本报记者 王丽娟
5月25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启幕。
活动以 “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时间为5月25日至6月1日,通过开展学术报告、公众讲座、专题展览、实验室开放日、社教活动、科普直播、科普讲解等30余场系列主题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文博领域的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市民可走进山西考古博物馆科技考古实验室,与科研人员面对面探寻中华五千年文化。
活动中,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的学生走进山西考古博物馆科技考古实验室,在科研人员的带领下,仔细观察着人类骨骼及不同类型骨骼的特点,初步辨认人类骨骼部位及功能等。在植物考古实验室,大量的检测仪器吸引着孩子们。工作人员介绍了如何通过显微镜对植物种子进行鉴定分析,了解种子的分类与生存轨迹。在动物考古实验室,实验室科研人员讲授了如何进行动物骨骼鉴定、进行辨认动物骨骼和拼对动物骨架。
在山西考古博物馆三进院东展厅,“见龙在田——山西出土龙文物展”梳理了山西出土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龙文物。6月1日,将邀请策展人为公众现场讲述考古出土龙文物的世界。同时,还将通过“考古的温度——山西 ‘十三五’考古成果展”讲解,介绍考古出土文物——新石器时代石雕蚕蛹。在了解相关习俗与文物知识的基础上,制作蚕丝扇,体验古人养蚕缫丝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还将推出“二节同庆,五毒小肚兜DIY”社教活动。五毒小肚兜,不仅是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更是承载了传统民俗与美好祝愿的载体。
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山西考古博物馆在活动周期间,以直播的方式对所有实验室进行现场讲解,科普科技考古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志愿者为公众讲解文庙及博物馆展览,充分发挥山西考古博物馆科普基地的作用,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启动仪式上,还举办了首届山西省文物科研课题成果交流汇报会,大同市新荣区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晋城博物馆、云冈研究院、晋祠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等相关单位进行了学术交流与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