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煤海砥砺青春谱华章
本报记者 孟存田 通讯员 李斌斌
“每一起安全事故,我们从个人层面来分析,都存在施工人员无视安全规程、违章作业的原因,血的教训,大家必须谨记……”5月24日,记者在潞安化工阳泉五矿通风工区综合队见到高阳时,他正在组织开展“二五”安全活动,观看《黑色三分钟 生死一瞬间》安全警示教育片,讲述当前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018年,高阳大学毕业后,应聘进入潞安化工阳泉五矿,先后在五矿通风工区通风一队、技术组、综合队工作,现为通风工区综合队队长。
扎根煤海 青春奋进
刚到五矿时,高阳被安排在通风工区通风一队,成为一名瓦检员。每天,他跟着师傅下井检测瓦斯,认真学习瓦检仪的使用方法、熟悉井下各种监测监控设备,做好通风系统的巡查、局部区域的调改风等工作。
下井工作半年后,高阳对五矿井下的通风系统有了全面了解,自己也能独立上岗了。
在改造西北翼采区的通风系统时,需要通风一队提供西北翼岩石回风通风系统的详细数据。高阳觉得自己年轻,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同时他也想检验一下自己半年来所学成效如何,于时主动承揽了数据收集任务。
西北翼采区总回风巷道由于受采动影响,造成严重破坏,巷道内多处断面不足5平方米,加固巷道的锚索、锚杆失效,地上还铺满了煤粉,人员行进过程中常常被锚索划伤,特殊断面狭小处需要伏地爬行通过。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高阳一天要走1万多米,从未叫苦叫累。
下井之余,高阳还主动承担起打扫队组会议室卫生、接听电话、传达信息、汇总工作等任务。有时,队里有职工找他帮忙,他都积极伸出援手。
学以致用 提升本领
参加工作的第二年,高阳被安排到通风工区的技术组,成为一名技术人员。
技术组的工作,业务更广、专业性更强。每一份通风技术措施的制定,都涉及全矿采、掘、机、运、通各个专业,高阳不仅要充分考虑矿井的衔接部署,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使各专业融合,还要将现有的通风设备更高效地利用起来,让通风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同时,他还做好调研工作,注重听取老师傅、现场操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将措施落实到生产现场,确保可操作性。
随着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的总体划分,五矿西北翼采区被划出矿界,需永久关闭。作为通风工区技术组的一员,高阳自然成为西北翼采区关停工作组相关手续的办理人员之一。设计编制采区封闭方案、出具闭墙设计,做好封闭后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调整,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设备的回收、地面主扇机房的拆除及两对井筒的封闭工作,严格施工质量监管,及时做好施工进度的汇报和资料的归档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五矿于2021年年底完成了西北翼采区的关闭工作。西北翼采区关闭后,矿井减少了一台主扇的运行,每年节省电费151万元、巷道维护费用减少500万元,减少机电设备维护、通风瓦检人员30余名。
在通风工区技术组工作时,高阳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更好地与安全生产进行融合,逐步建立起井下通风系统网络图及瓦斯治理架构图,他真正体会到,煤矿生产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各项数据必须准确无误,系统间也需要紧密配合。
努力创新 安全生产
很多人认为,创新最直接的效果是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高阳看来,创新更多的是为了在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效益。2022年,他成为通风三队一名专职技术员,日常主要是做好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及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
阳泉五矿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导致瓦斯治理难度大、抽采条件差,这也是通风人员一直想要攻克的难题。作为一名通风技术员,高阳结合集团公司和科研院校提出的先进技术,围绕矿井瓦斯治理实际,与其他技术人员共同研发了“回采工作面高低顺巷倾斜高抽递进抽采解决初采瓦斯的研究应用”。
在布置回采工作面时,通过在回风顺槽内切巷外分别布置一条后高抽巷和一条伪斜高抽巷来解决工作面初采期间的瓦斯,保障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此项科研成果在8421工作面投入使用后,每天煤炭增量达1638t,提升了矿井的经济效益。同年,此项研究成果被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评为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一等奖。
2024年,高阳被任命为通风工区综合队队长。作为目前五矿通风工区最年轻的队长,他下定决心要把工作做好,明确队组工资奖金分配制度,按照岗位难易程度划分分值,保障公平公正;抓好日常管理,细化岗位职责,根据职工的年龄情况和对工作的熟悉情况,做好岗位的系统化管理;保障各业务队长的最大履职空间,发挥班组长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工区下达的生产任务制定本队各系统的指标,做好每日工作任务的接受、分解、落实及回头看,确保日事日毕,每周总结通报,月末考核兑现,确保高效完成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