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6月03日
向“新”向“绿”转型升级

山西新能源产业亮“家底”


    本报记者 刘家进 文/图

  湘江之畔,岳麓山下,晋豫鄂湘赣皖六省齐聚,展示新形象,推进大开放,谋产业强链,加快整体崛起。5月31日至6月2日,以“开放创新 中部崛起”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部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办。
  作为中部6省同期举办的6场产业链招商推介会之一,5月31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省商务厅、省投资促进局承办的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链推介对接会成功举办。会议以“聚链成群塑造新质生产力、集群成势激活转型新动能”为主题,旨在紧抓中部崛起机遇,借助中部博览会平台交流分享新能源领域的产业优势和发展前景,凝聚高质量转型新质生产力,共同探索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有力路径。
  中部六省相关政府部门、开发区负责人,新能源领域专业机构、行业协会、跨国公司、相关产业链链主和链上企业代表共300余名嘉宾出席活动。

签约重大项目23个 总投资额235.8亿元

  本次对接会充分借助中部博览会展会大平台资源优势,为行业企业家搭平台、引项目,与会嘉宾充分交流对接,探讨新能源产业前沿技术、行业发展动态及未来产业链延伸方向等,为后续开展技术共享、项目投资合作奠定了基础。
  推介对接会上,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临汾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分别围绕新能源产业布局、发展优势进行推介。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万豪能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湖南钠邦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中部6省新能源领域代表企业负责人围绕企业发展规划、产品和技术优势及企业优质项目等内容作交流发言。
  “依托山西发展氢能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应用场景优势,鹏飞集团谋划布局集制、储、运、加、用、研及装备制造为一体的氢能全产业链。”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郑鹏邀请现场嘉宾携手并进。
  “结合煤矿安全高效绿色开采趋势,依托采煤机的制造历史和业绩,太重集团致力于打造无人矿井,重点研发5G智能综采设备成套能力,全面建设成为极具竞争力的智能化煤机制造产业园。”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建华向与会嘉宾介绍到。
  在重点项目签约环节,共有23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235.8亿元,主要涉及风电、光伏、氢能、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领域。一个个项目的成功签约,对推动山西新能源产业发展、深化区域投资合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合新能源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状,我们跟大宁县签约了100兆瓦风光互补光伏项目,项目总投资额4.8亿元。项目计划在今年6月中旬开工建设,2025年6月30日之前达到全容量并网。”北京夏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世赢表示,大宁县人民政府不断优化营商“软环境”,优化事项办理流程,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构筑发展“硬支撑”,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做了大量的工作,让他在山西投资发展信心满满。
  “特来电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引领者,与许多湖南企业有着深刻的交往与合作,比如三一重工的重型卡车和特来电的汽车充电网技术紧密结合,在山西重型卡车物流的电动化改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山西特来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滨表示,在会上聆听了很多新能源头部企业的技术分享和政府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的政策支持,感到非常振奋,希望能够向湖南的先进企业学习,也希望有机会能为湖南的新能源技术升级改造作出山西贡献。
  “作为中央能源投资企业,国家电投五凌电力有限公司近年来致力于在山西大力开展清洁能源投资建设,目前已在山西建成超过1000万千瓦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总投资近100亿元。”国家电投五凌电力有限公司西北区域负责人李旭东表示,山西新能源资源丰富、营商环境良好、上下游产业链完善,后续将积极响应国家“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的号召,继续加大对山西新能源、储能和相关产业的投资,助力山西乡村振兴和经济绿色健康发展。

山西按下能源产业转型“快进键”

  推介对接会上,以山西新能源产业链为重点的主旨推介,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山西新能源产业的产业优势和广阔前景,山西的能源资源优势、人才科创动能、产业发展基础、投资合作优势、能源转型成绩也让他们对未来的合作充满期待。现场嘉宾纷纷表示,希望加强与山西在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科创人才团队共建、重点项目投资等领域合作,共享山西转型发展新机遇。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当前山西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优势凸显,作为全国唯一的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山西加快推进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非常规天然气基地、电力外送基地、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煤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五大基地”建设,已按下能源产业转型“快进键”。能源供给水平全面提高,外送绿电在全国位居第一。着力推动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氢能、光伏制造、风电装备等产业链营收增速显著。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美锦能源成为国内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头部企业;汾西重工刷新全球最大单机容量纪录;太重集团建成全国最大的16兆瓦风电齿轮箱全功率试验平台。创新引擎不断提速,山西目前在能源领域布局建设了6家国家级的创新平台、38家省重点实验室、33家省技术创新中心和10家新型研发机构,成为塑造新动能的重要载体。
  山西有着雄厚的资源优势,煤炭、太阳能、风能等资源十分丰富,煤炭资源的储量位居全国第三。同时,山西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目前全省确定的16条省级重点产业链,其中有6条与新能源产业有关,包括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风电装备、氢能光伏新型储能,并且很多产业链条的环节在国内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山西有国内领先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钢铁企业以及定襄铸锻件和法兰集群,原材料支撑强劲;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体系,中下游电池、组件制造环节处于国内相对优势地位;形成了全省产业链最长、配套最全、体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型储能产业链上,拥有全国首家全工序、整链条的负极材料生产厂家,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能力强。山西有着突出的投资优势,工商业电价、工业用天然气和土地价格低廉,用工成本相对较低;工业类开发区规划面积3000余平方公里,目前仅开发400余平方公里,项目承载空间广阔。
  省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春权表示,作为统筹山西全省投资促进工作的职能部门,下一步,省投资促进局将持续深化运用“政府+园区+链主”招商模式,以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加强省市县政府、园区与“链主”企业的协同联动力量,高效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举办重大招商活动,赋能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区域合作交流,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省份深度对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坚持引才引智同招商引资并重,加强同省内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高端智库的沟通对接,积极招引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来晋投资兴业,梳理产业合作信息,促成更多项目合作,持续推动“多招多引”;加大外资项目招引力度,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全面拓展国际合作“朋友圈”,谋划赴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等重点国家开展投资促进系列活动,加快建立外资招引合作网络。
  此次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链推介对接会专题活动,聚焦中部地区、锚定新能源产业,对接精准,务实高效,为共同紧抓中部崛起机遇,实现合作共赢提供了平台、奠定了基础。会后,省投资促进局还举行了闭门会,邀请对山西有投资意向的企业负责人参加,组织省直相关部门、市、县及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与其开展深入交流和项目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