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6月14日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文化建设


      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的价值评价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总是和特定的主体紧密联系。事实上,从个人的生活点滴中感知、体认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马克思主义一贯积极倡导的基本理念。无论是个体价值观抑或群体价值观,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活动中形成的,尤其体现为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对社会生活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把握。这种社会生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积淀成为一种文化传统观念,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位社会成员,在有效协调成员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引领时代进步、凝心聚力的“根”与“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马克思、恩格斯曾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日常生活作为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进行一切精神文化生产和精神消费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生长的重要土壤和发展向前的主要动力,二者之间存在着本源性逻辑关系。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高度抽象的观念,为了使之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需要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在与人们的生活实践水平不断结合的过程中,经过反复检验其是否留存在人们赖以存在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之中,进而成为指导行动的价值指南。
  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城市的发展史鲜明地体现了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留下的时代印迹和流动符号,空间、人及其日常生活一起构成了理解城市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血脉里、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城市社会活力的提升和社会秩序的运转离不开公众在参与城市文化公共领域行动中主体性价值的建构。在改进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过程中,通过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空间”联系密切,城市文化建设既体现在一定的物理空间之上的公共文化场所的治理活动或者公共文化事务生产,譬如各类博物馆、图书馆、画廊和文化广场等,也包括在微观层面具有符号象征意义的、面向和满足广大市民文化需求的城市治理和生活治理。在城市基层治理日益强调精细化的趋势下,当前,中国的城市文化建设也正在向基层空间转变,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组成群体,基层群众的日常文化需求和生活方式成为推动治理的主要动力。城市文化建设的基层实践也将文化建设的空间进一步拓展到街道、社区和楼道等居民日常居住生活的微观场所。不可否认,社会个体化、价值利益多元化、治理结构多元化等特征深刻影响着基层社会。城市文化建设要充分挖掘基层民众的文化需求,了解民众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习惯、价值理念,学习借鉴相关治理经验,通过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及普通市民等多元主体、多元模式共同参与建设的城市公共文化供给体系,致力于构建一个符合区域群体发展特征、有效增进不同群体有机联系的基层文化活动方案。
  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被民众普遍接受、理解和践行,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对接,成为民众日常的生活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正是从动态化的角度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状态的必要性。城市文化建设为多维度丰富与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实现提供了具体可行路径。新时代城市文化建设的多元参与主体在聚焦基层群众文化需求、开展活动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紧密贴近群众日常生活,拓展渠道让群众成为文化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和设计者,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策划和开展活动;另一方面,需要在如何增强不同话语表达之间的融合性方面做足文章,找准结合的切入点,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与优良家风传统、传统节日礼仪、街道社区特色文化等方面的深度结合进一步谋篇布局,在主题策划、资源调动、活动安排、传播媒介、效果评价等具体环节精细考虑。在城市文化治理的具体环节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实现从理论范畴转化为 “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价值自觉和行为准则。据《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