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解锁青春力量
本报记者 王文丽 通讯员 郑雪芹
都说“十年磨一剑”。晋能控股煤业集团轩岗煤电公司焦家寨矿机电部部长陈秉楠永远不会忘记,十年前8月的一天,他带着一颗火热的心走进焦家寨矿机电队。十年来,他积极学习业务知识、解决各类技术难题、创新科研项目,一步步成长为焦家寨矿机电部部长。
这十年,源于热爱,所以执着。
努力攻克技术难题
青春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陈秉楠的答案是:“青春就是要历练成长、总结经验,做企业发展路上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2014年8月,陈秉楠大学毕业后成为焦家寨矿机电队的一名技术员。初来乍到,众人都觉得这个小男孩是被家里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吃不了啥苦头。对此,陈秉楠只是笑而不语。每当下井,他总是抢着干脏活、累活,跟在师傅们后面不停地询问设备原理等。出井后,他总是利用碎片时间钻研机电维修技术,遇到不懂的就虚心请教同事或“技术大拿”。
陈秉楠觉得,解决问题是一种执着,更是一种职责。面对猴车电器磁片磁性减弱的问题,众人想了很多办法都束手无策,但他不妥协,一有空就查阅收集各类资料、反复琢磨、反复实验,最终,成功为磁片加装防尘保护罩,消除了设备因灵敏度降低而带来的隐患,有效保障了猴车的安全运行。
面对液压绞车提升作业过程中,小油泵电机运行时间长导致发热严重的问题,陈秉楠一次次请教老师傅们,一次次和技术员讨论研究,并不断进行试验,最终在油箱外围设计加装了循环冷却水箱,有效确保了安全生产。
随着一项项技术难题的突破,陈秉楠越来越坚信:“解锁青春的力量,就要靠‘会当水击三千里’的青春拼劲。”
积极参与科研创新
从蹒跚起步到行稳致远,十年的成长之路走得很艰难,但陈秉楠总是乐在其中。每一次破解瓶颈问题的过程,都体现了他对技术钻研的热情和长情。
2022年,陈秉楠在井下搬家倒面的工作面检查时发现,运输设备和配件的30吨双速回柱车在运行过程中,回柱车的护罩经常有损坏现象,达不到预期效果。他第一时间将此情况汇报给机电科,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不久后,经过反复加工、喷漆,防尘罩呈现在众人面前,安装后达到了预期效果。
2023年,焦家寨矿认真贯彻落实“增收入、降成本、割赘肉、止出血、堵漏洞”15字30条经营管理措施,陈秉楠积极响应,对已报废的油液压力机进行加工改造,改造后的压力机结实耐用,能够将井下回收的废旧锚杆整平加工成井下风水管路吊挂钩和网格水沟盖板。与此同时,为2号主扇加装了变频器,有效避免了电压波动时停机产生的可能性。
“惟创新者胜,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陈秉楠始终秉承着“学无止境”的态度,积极参与各项科研项目、课题攻关,曾获山西省“五小”创新大赛一等奖、三等奖,被忻州市总工会授予“忻州市五一劳动奖章”……众多荣誉背后,是他青春奋斗的足迹。
迎难而上直面挑战
敢于迎难而上,才能乘风破浪。随着智能化矿山建设的深入发展,陈秉楠迎来了一次新的挑战。2024年年初,公司确立了 “高标准规划设计、高标准现场管控、高素质团队建设”的目标,焦家寨矿紧跟发展步伐,全面推进智能化工作面的建设。
作为机电部部长,陈秉楠认真学习井下在线自清洗综合供水站系统原理、电液控制系统操作规程等,提前做足“功课”。
所有运往井下的设备,在入井前都会有专人进行检查,检查后,再由专人对每个配件进行拆卸,之后的运输、安装、调试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且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经过充分研判和确认后才会进行。偌大的智能化建设工程,在陈秉楠的协调管理下井井有序地进行……目前,安装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预计七月中旬工作面将进行验收。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未来,焦家寨矿的智能化工作面将会实现一键启停,达到减人提效、安全高效的运行目标。在这场知识与技术博弈的赛场上,陈秉楠勇往直前,用十年的青春汗水浇筑梦想之路,用“实干之火”点燃“梦想之光”,让青春在公司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