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沁水历史悠久百里风光带风景如画
本报记者 卢亚
沁水是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考古发现的下川遗址,证明距今2.3万年至1.6万年前人类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尧舜时代,属帝都畿内,至今还有“尧王择婿”“舜耕历山”的美丽传说。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沁水段起点位于中村镇东川村阳城县界,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阳城段相接,终点与省道坪曲线相接,全长45.4公里。道路连通了历山原生态农耕文化旅游景区、白云洞、太行洪谷国家森林公园、南阳抗大、荆浩故里等主要景区,惠及全县3个乡镇30个行政村。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走进这座千年古县,品味历史悠长,看如画风景。
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沁水山清水秀,植被良好。境内有开阔平坦的历山舜王坪亚高山草甸、风光秀丽的大峡谷、华北地区少见的喀斯特溶洞群、亚热带种属的珍稀动植物、下川遗址、舜文化系列庙宇、画圣荆浩洪谷故里、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族人故居——柳氏民居、中国北方乡村第一明代古堡——湘峪古堡、“铁笔圣手”人民作家赵树理故居、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南阳分校、北方示范牧场和风景如画的张峰水库等自然人文景观。
多年来,沁水县委、县政府依据全县丰富的山水风光、人文景观及旅游资源分布情况,打造了 “一带一圈”的沁水旅游格局。城东地区充分利用张峰水库、示范牧场、金郭壁银窦庄、湘峪古堡、赵树理故居等景点,打造了“百里沁河风光带”和“沁河永久性生态景观廊道”。城西地区以历山舜王坪、东西峡、白云洞、柳氏民居、荆浩故里、南阳抗大等景点为依托,打造了“历山舜王坪生态旅游圈”。
舜耕历山闻名天下
历山风景区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沁水段上一颗极为耀眼的璀璨明珠,位于沁水县城西南部,距县城50公里。相传,这里曾是我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虞舜即舜王耕治的地方,当年,舜王在此耕治时,曾编制出我国第一部历法——《七十二候历》,故而得名“历山”,并闻名天下。
历山风景区是中条山的最高点,也是山西南部的最高点。10多亿年之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后因燕山和喜马拉雅山两次大的造山运动抬升而变成陆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气候环境,使这里风光优美、群山巍峨、秀水百态、群峰叠翠、动植物繁多。奇峰、怪石、清涧、溶洞、冰帘并称为历山“五绝”,林涛、山风、冰雪、雾雨、云海、古迹、植物、动物、药材、村庄被誉为历山“十胜”,加之驰名中外的“下川遗址”、流传广远的舜文化遗迹,使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显得更加神奇。
历山原始森林之秘、溶洞群之奇、高山草甸之雄、峡谷风光之秀、古人类文化之悠久,成为世人旅游、度假、探险、考察、写生的绝佳境地。这里是峰的丛林、是石的国度、是溶洞的世界、是动植物生长的天然福地。2万多年前,人类便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的古人类文化,并延续至今。
登历山既可领略近似亚热带的旖旎风光,还能看到塞外草原之辽阔;既可浏览江南山水的灵秀,又可领略北方山岳的雄伟壮观。历山方圆千余平方公里之内,大气、土壤、水源均无污染,是人类亲近自然的理想之地。
荆浩隐居太行洪谷
太行洪谷位于沁水县土沃乡南阳村,地处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边缘,境内奇峰高耸、峡谷清幽、碧潭飞瀑密布,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集休闲、度假、探险、写生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这里不仅有秀丽的自然山水,而且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因我国五代山水画派大师荆浩隐居于此,并据此地为原型创作《匡庐图》而得名。
荆浩字浩然,唐末至后梁画家,因战乱隐居于山西太行山之洪谷,自号“洪谷子”。擅画山水,精于写生,开创以描绘高山峻岭为特色的北方山水画派,曾撰《笔法记》一书,论山水画的构思、构图和笔墨技法,为第一部山水画论著作。
《匡庐图》从画面上看是“鸟瞰式”的全景构图,从不同的视点去观察山峰、村屋、路径和飞流的瀑布,并把它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的空间层层推进,将最高的主峰置于群峰的簇拥之中,更显得气象万千、气势磅礴,表现出一种“天地山水之无限,宇宙造化之壮观”的局面,从而体现出了北方山水的壮观和美丽。现在,太行洪谷内还有荆浩以之为原型创作 《匡庐图》的石门山和水墨石。
古堡民居相得益彰
柳氏民居、湘峪古堡,是沁水悠久历史、厚重人文的缩影。
大唐文兴柳宗元遗族世居——柳氏民居历史文化旅游区位于沁水县西文兴村,太行、王屋、中条三山环抱。明永乐四年,柳宗元遗族耕读发家,始造河东柳氏府邸一进十三院,是中国目前唯一以同祖血缘世代聚居的原始古村落。古民居建筑工艺高超、风格独特,融明清建筑艺术精华为一体、集南北建筑风格于一身,同时异常巧妙地将皇宫建筑工艺运用到民间,真实记载了中国百世书香文人做官的历史,深刻揭示了明代“官而商”到清代“商而官”的社会发展史,为中华古民居建筑艺术之绝品。
这里现存的元宝耳石狮、一品青莲节节高砖雕、明四意暗八仙木雕,堪称“海内孤品”。毛泽东书法启蒙远师方元焕、中国著名理学家朱熹、一代“心学”宗师王阳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唐代画圣吴道子等历代大家留下的书画碑刻真迹,在世界上更是极为罕见。
湘峪古堡位于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南距皇城相府6公里,西距赵树理故居5公里,背山临河,群峰环绕,苍松翠柏,宛然如画。观其脉东临瀑布,西靠虎山,南山藏龙,北山栖凤,其“山”二龙戏珠,其“水”五龙相会,故名“湘峪”。湘峪村因明朝户部尚书孙居湘(万历二十年进士)、御史都堂孙可湘、四部首司孙鼎湘三兄弟同朝为官而闻名,其古堡民间俗称“三都堂”。
文旅康养产业富民
“随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我们盘活了红色文化资源,建成了特色采摘园,办起了农家乐,兴起了旅游热,让村民实现了就近务工和当地创业,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沁水县土沃乡南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胜鹏逢人便夸耀全村的幸福生活。这个曾出了名的省级贫困村,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康养村和省级美丽休闲乡村。
如画沁水,历史悠久,风景秀丽,人文厚重。近年来,沁水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和沁河生态经济带工程实施,有效带动了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将全县精品景区景点串珠成线、连线成片,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风光带、旅游带、产业带和富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