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7月17日

给思想画像的人


  这是一本值得细嚼慢咽的书。
  今时古月,星辰惊雷,苍穹浮云,山谷里的风,屋檐上的雨……都是作者关注、想象的渡口,链接起了单属于他的那时那刻,从而带动起无尽的思索。针对作者《灵魂的赞颂》一书,我曾在《思想的力量》一文中写过,“愿他走出框架式的生活,活得比他的文字轻松;愿他再洒脱一些,轻松一些,自由一些……”读完本书才明白,作者那么多恣意的幻象、思想的表象,也来自于这些生活烟尘;他也曾在人间低处,吟唱过个性化、具体化的思想。
  上篇“在人间低处”中,作者在窥探世间浮华表象,于“散落的日常”里,揣摩得最多的是时间。他神游物外,和记忆搏斗,跟未来叫板,对当下讨价还价。旧日昔时,光阴水流,亘古须臾,短暂永恒,昨日之逝……几乎每页上都写有对时间的慨叹。于是我们看到一位追时间的人,反过来也受时间勒索,文字里充满了紧迫感,责任感,恍然感,期许感。
  身处闹市,作者留恋的远非旧物、模糊的人,是时间。“拿此时比拟岁月,就觉得身边呼呼有风声”。住了两年的食品街,带给他的是惆怅的“破碎的时辰”,自己成了“拥有旧日时光的囚徒”。在“苍古谣”里,他体验过时间的纹丝不动,看北方慢坡的羊只,观某日里泛成金色的大河,望村庄上空迷离的月光,回忆祖父漫长漂泊的一生,还有存在了几千年的村落……这些中间,就站着一位用文字抗争时间的勇士。
  自然,他不断地检点旧日时光的过程,也是在剖开时间的虚空,寻找可安放自己的属地。灵魂纯粹的自由,大于现实、超越现实的大梦与大爱。在奔腾的大海中、在神秘的梦境里、在喧嚣的闹市里、在田野的杂草里……都有他寻找的踪迹。他有时借用第三人称讲旧事,跳脱出物理空间反观、凝视自己,尽管时有孤独,彷徨,自我怀疑,但他没有自我否定,而是穿越时空,一步步逼近自己。在“时间的戈壁滩上”,他匆匆写就“自传”,有风长驱直入,吹走了“流浪的印迹”,吹走了友人,直至人类的终极归宿。
  作者对故乡的回顾,渗透在本书的整体内容里。“铭刻在地面上”,是在写故乡。熟悉的小城街边,小商小贩,留在原址的信箱,半夜吵架哭闹的母女,那些酷似自己弟弟妹妹的打工人及叠影在时代幕布上的形形色色的陌路人,勾起的全是乡愁。“温柔归故乡”里,乡愁更是如影随形。
  “写给儿子的札记”里,有真正的烟火味道,让人看到父爱的柔软。儿子的出生,让他忘却了曾经所有的沧桑和失败,父爱从文字里流淌而出。那些时刻,他不再是诗人,不再是追问世界的思想者,而是世间普普通通的新晋爸爸,关注儿子吃喝拉撒睡,想寄予他所有美好的希望,想要给他一个丰美的世界,想感恩世间万物,想祝福所有的人。
  如果说上篇是在“记录思想尘埃”的话,那么在下篇“主观书”里,作者又回到他擅长的内部书写,灵魂飞舞,灵感四溢。然而,不管是在人群中,独处时,车站,闹市,巷子口,故乡或是异乡,都读出了思想者宿命般的孤独感,他甚至尝试用孤独给自己建筑一座“脆弱的都城”。“我喜欢古老的天光,喜欢远景渐渐被拉近,喜欢那无尽的辽远……我喜欢明媚的光线出来,代替那阴雨绵绵的日子”。好在他选择了向自己敞开心扉,好在他从不气馁,“你要唱不竭的战歌,擂响那黎明寂静时的长城树木”。昂扬的斗志,不衰的意志都是作者所有的,只是他不声张,不呼喊,不挣扎,只悄悄在文字书写里酝酿、释放。
  还需强调的是,本书的部分内容多少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作者沉浸式的体验,天马行空的想象,像是其思想的具象图腾,更像是其思想的肖像画,除非刚好暗合了读者的特殊心境,否则会有些难以捉摸。“太多的时候,我们不必过多的去纠结于生活,唯其如此,我们方能日复一日地看到我们心灵的日出……”显然,作者也明白要多向外看,安顿自己。毕竟,烟火有时胜于烟花,世象的多彩大于本真,凡夫俗子的俗常悲喜照样带着深刻。
  “我们不约而同地交换着我们的生活,在想象力和怜悯之心抵达的地方,窥探他人的感触”,这也正是我阅读本书的美好感觉。
  据《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