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时,不曾远离
前尘越积越厚,生命中的万水千山,终于化作游子的回望之路。
《故乡有此》的作者乔傲龙,走出家乡已有30余年。此一望,有百年中国黄河岸边一个农民家族的花落花开,有黄土高原上风情别具的“风物志”“人物志”“动物志”,有“小镇作题家”饱尝人间冷暖的大学之道。就这样,读者被一路牵引,走进上世纪末中国的北方。
《故乡有此》看点甚多,作者有近30年的新闻记者生涯,所述故乡种种,是真切的乡土中国的样本。
这本书的好看,一是文字之率真。醇厚而古意盎然的文字,视频时代已然不多见了;二是风物之独特。谭坪塬这个黄土高原上的村落自成天地,四季流转之间,作者采撷到了人与自然的诗意;三是沧桑之深切。一本书如果只在文字表面打转,必然是肤浅的。作者不美化不矫饰,把自己一次又一次狠狠地摔打在土地上,还原了一个家族的心灵史。
《故乡有此》最让读者共情的部分,大概是四代人走出家乡的艰辛。
作者的爷爷心怀家仇国恨,却误打误撞进到军校读书,解放战争时率部起义,此后的人生充满坎坷。而这传奇般的经历,却让父亲高小都不曾毕业便早早辍学。到了作者这一代,贫困如影随形,比起塬上的普通孩子,作者的幸运,是多年后平反复职的爷爷,看到了他的读书潜力,从10岁起就让他进县城读小学。
可这辛酸的“没有输在起点上”的幸运,却也一路眼泪。爷爷膝下子女众多,作者只能住在爷爷的办公室里。10岁的孩子,在漫长的黑暗中心惊胆战、思念母亲,从此有了寄人篱下的敏感与忧愁。
“想妈妈”想得厉害的时候,作者曾经“出逃”。他在一个下午逃学,想要徒步走回家。这条路,60里,第一次放寒假的时候,作者曾与父亲一起走过,8个小时,其后在炕上躺了一天一夜。
不仅是路漫长,山野之间还有野兽出没。而这,都挡不住一个孩子想家的急切。所幸他遇到一位好心的司机,将他载回家。县城里的爷爷,着急却不曾慌乱,在街上见车就问,作者碰到的司机,便是受爷爷之托搭载他。
而母亲对孩子的思念,更加含蓄绵长。《故乡有此》里的“背影”一篇,真是看得人落泪。
作者上初二的那年,正月十五,在漫天大雪中要走回乡宁县城。此时,孩子已长大,山路依然迢迢。母亲送孩子,送到村口不肯回去,要用目光“照”着孩子一路远行。
孩子下了一个大坡又上一个坡,在坡顶扭头,对面的山坡上,母亲还站在那里。风雪中母亲的身影,从此跟随了作者许多年,“母亲仿佛一直在村口,定定地立着,照着我一步步走远”。
此刻,这是作者母亲的身影,也是无数在外读书的山乡孩子母亲的身影。因为这样的“照”,孩子们一步一步,坡间塬上,泪眼朦胧地远离,掉头奔向远方。
从此,作者与命运对赌,押上一切也要拿到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多年后,经历种种波折,最终考上了大学。乘坐绿皮火车,奔赴未知的城市。这一路的难度,作者几乎是泣血写成。
在今天的社交媒体上,对“小镇作题家”的调侃似乎是一种时尚——贫穷聪慧却又眼界狭小成为他们的标签。在没有理解一种生活之前去判断,本身就是一种轻率。毕竟,并没有几个人能有高晓松那样的幸运,出生在清华,与梁思成为邻。
对“贫穷”的轻视,也是一种时代症候。乔傲龙《故乡有此》的写作,在当代背景下因此具有了更为深远的意义。相信每一个读过的人,会尝试着重新理解 “小镇作题家”,重拾对“贫穷”的敬意。
杨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