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8月01日

年轻人“社恐”还是“社懒”


  现在的年轻人也算是“人间清醒”。他们懂得,社交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识你。真正的关系达人,懂得如何在不同的场景,对不同的人,游刃有余地建立不同层次的关系。
  我感觉,身边“社恐”的人好像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人,喜欢给自己贴上“社恐患者”的标签。其实大部分人不过是号称“社恐”,实则是“社懒”——懒得社交。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社恐”?
  
  从“关系社会”到“契约社会”,年轻人拒绝无意义社交
  
  《人世间》前段时间很火,我发现这部剧里从始至终贯穿了一条线——求人办事。的确,以前从买一斤猪肉到分一间房,哪个不需要求人?我妈退休前是中学校长,小时候每逢暑假我就得在家给她当把门的。凡是来敲门找我妈求入学的,我就说我妈不在家。
  “人情社交”已成过去。社交在很多时候,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功能性,比如为了日后铺路,打点关系。但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我们逐渐从“关系社会”进入了“契约社会”,人与人之间更多遵循某种既定的规则,而非“人情社交”。有熟人肯定还是好办事,但“关系”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撬动,而非决定。于是,社交的功能性降低了,与人打交道的需求也就变得没有那么迫切了。就算是有办事的需求,年轻人也更相信“金钱”这个硬通货,而非“关系”。只要能拿钱搞定的,就决不想用关系搞定,更不想委屈自己建立那些指不定猴年马月才有可能用得上的关系。面对那么多的不确定性,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享受当下,不愿意踌躇未来。
  拒绝无意义社交。很多年轻人号称自己“社恐”,但他们不过是用“社恐”作为借口,拒绝那些他们认为无意义的社交活动。相比去经营那些复杂却毫无价值的人际关系、认识一些毫无共同语言的陌生人、参加一些毫无意义的社交活动,宅在家里更能给自己带来简单直白的快乐。
  如今年轻人的理想周末,不是约会、爬山、逛街、吃饭,而是和自己亲爱的大床度过一个悠闲的假期。用独处的时间,好好关注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不去迁就别人、委屈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年轻人也算是“人间清醒”。他们懂得,社交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认识你。
  习惯了虚拟社交,不适应和真人说话。“社恐”,“恐”的是什么?我觉得“恐”的是人际交往中的不确定性。
  组织行为学家沙因在他的书《谦逊领导力》中讲到关系是一种互动:“一段关系是基于相互之间过去的互动,对彼此未来行为的期待。”对于我们熟悉的人,因为我们了解他的过往,所以大概知道对方会出什么牌。而对于陌生人,你完全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会说什么,做什么。所以,“社恐”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确定性。
  而社交媒体和网络交流提供了一种虚拟的社交方式,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而无需面对面的接触。这种虚拟社交方式可能使得一些人更容易沉溺于虚拟世界中,而忽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机会,从而导致社交能力的下降。
  
  摆脱“社恐”的关键,我们要重新理解关系
  
  社交,依然是一种“刚需”。叔本华说,生活在社交人群中的人们必然被要求相互迁就和忍让。在“集体主义”中成长的“70后”“80后”,很适应这种迁就和忍让,只要有需要,陪吃陪笑陪聊都不在话下。但在“个体主义”中成长的年轻人就会想:凭什么?自己一个人宅在家里好好的,谁也不用迁就谁,独来独往总比貌合神离要强吧?
  其实职场中,说来说去管理的都是关系。生活中,不但要处理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还要处理两个家庭之间的关系。一旦介入关系中,就必然有“自我”与“他人”的互动。所以,如今社交仍然是“刚需”。
  “社交达人”不等同于“关系达人”。我的一个教练客户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销售业务能力非常强,可以说是左右逢源的“社交达人”。但就是和同事甚至家人的关系搞不好。后来我去访谈她的同事,其中一个人是这么说的:“我感觉她对我们都像是在做交易。”
  当把关系当作是交易时,你说的话在别人眼里都好像存在着某种利益交换,和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深思熟虑才能张口,多累啊!这样的“社交达人”或许擅长建立关系,但这种关系势必只流于浮表。
  而作为一个“社恐”,也许你不善于和陌生人打交道,但却有可能成为值得“深交”的朋友。真正的关系达人,懂得如何在不同的场景,对不同的人,游刃有余地建立不同层次的关系。
  尝试脱敏,用好奇代替自我保护。其实很多时候,社交恐惧是一种自我保护,更是一种自我选择。通常是在“有可能被伤害”和“不给别人伤害我的机会”之间,选择了后者。
  日本学者中野收在 《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研究了在社交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提出了“容器人”的概念——现代人的内心类似一种“罐装”的容器,孤立且封闭,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人们希望与他人接触。但在社交过程中,只是内心的容器外壁相互碰撞,任何一方都无法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在关系中,如果两个人都用容器把自己保护得紧紧的,倒是没有给别人伤害自己的机会,但这本身也是一种自我伤害。因为你每一次的自我保护都是在加强你脑海里那些假想的意念:“我就是不擅长社交”“我一张嘴别人就会嘲笑我”……
  有时候不如尝试把自己的容器打碎,破罐子破摔,让自己脱敏一下,看看会发生什么?
  据《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