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拼搏 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本报记者 陈彤 实习生 冯欣怡
斯蒂芬·茨威格说,人生中最大的幸事,莫过于在富于创造力的壮年,发现了自己的使命……日前,山西太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芦瑶在翻阅 《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时,读到这句话,心灵再次受到触动。
在芦瑶看来,在人生的青春年华,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为之奋斗拼搏、苦中作乐,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幸事。凭着这样的信念,芦瑶获得全国冶金行业工程设计优秀成果一等奖、山西省优秀冶金工业工程设计三等奖等荣誉,赢得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投入工作 收获荣誉
芦瑶出生在辽宁沈阳,于2005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热能与动力工程,2009年考入本校航天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13年,她来到山西,就职于山西太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初来乍到,芦瑶需要从各方面适应新的环境,思乡之情常常在心中泛起。于是,她将很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她的工作方向是热能与动力设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实践能力很快使她在工作中收获满满。
太钢集团有师徒结对传帮带的传统,工作两年多,芦瑶迅速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好徒弟”。2015年,她和师傅被授予“优秀师徒”称号。
2020年,芦瑶参与了太钢集团纳米晶超薄带技术改造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她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凭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提供更全、更好、更快的解决方案,获得全国冶金行业工程设计优秀成果一等奖。
志愿服务 温暖他人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芦瑶将大量心力倾注于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之中。
在太钢生态圈的一系列公益活动中,芦瑶始终以身作则,勇当先锋,她的身影总是活跃在志愿服务前沿,足迹不仅遍布繁华的都市,还延伸至青海、西藏等边陲之地,以一颗真诚的心,巧妙地结合专业知识与满腔热忱,为那里的人们提供精准且贴心的服务与援助,送去温暖与希望,在不经意间与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芦瑶的每一次努力,都如同春日里的细雨,无声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更令人钦佩的是,芦瑶还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组织带动本单位的青年员工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中。在她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公益事业,纷纷伸出援手,用行动诠释爱与奉献的真谛。这支由单位青年员工组成的志愿服务队,逐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向社会传递企业文化、青年正能量,温暖每一个角落。
勇往直前 迎接挑战
在“百千百”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帮扶项目中,身为九三学社的一员,芦瑶凭借出色的贡献与卓越的表现,荣获九三学社山西省委员会颁发的“优秀社员”殊荣。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她在公益事业中不懈追求与无私奉献的褒奖。作为九三学社太钢支社主委,她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积极履行着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与义务。
芦瑶深知,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鲜明主题,也是她所在领域的追求目标。因此,她多次围绕这一主题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积极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行成常至,为者常成。芦瑶在太钢十余年的奋斗历程被时间这个书写者忠实地记录下来,十几本荣誉证书整齐地放在抽屉里,是她奋斗历程的最好见证。芦瑶表示,奋斗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她的理想和目标是,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新时代,勇往直前,迎接更多挑战,发挥最大价值,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