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8月13日

共建实践基地 打造大学生“第二课堂”


  本报记者 李茹霞
  
  为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近日,山西科技学院设计学院实践团赴晋城市阳城县河北镇暖辿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中,为进一步美化乡村环境,实践团历时七天,融合暖辿村的红色文化及革命历史故事,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围绕红色革命、乡村振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通话推广等主题,绘制了10幅墙绘作品,修补了沿街200余平方米的脱色、破损墙面。
  实践团成员分工明晰、团结协作,从设计、构图、起形,到调色、上色,再到精修,他们反复打磨墙绘作品,认真勾勒每一处细节,在墙壁上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为暖辿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不仅是艺术与历史的碰撞,更是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在阳南革命纪念馆,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晋豫区党委、区政府领导晋豫边区抗日军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推行减租减息、发展生产的故事。
  大家认真聆听发生在这里的一幕幕革命故事,深刻领会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怀,从中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将始终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担时代使命,不负青春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为进一步提高当地居民的普通话普及程度,实践团成员采用座谈交流、入户询问等多种方式开展普通话普及调研工作。
  调研发现,村里常住人口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日常交流多用当地方言,能听懂大部分普通话但是不会表达。实践团成员向村民发放了宣传资料,进行了现场讲解,加大了村民对推广普通话的关注度。
  同时,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推广普通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呼吁广大青年学生与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到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活动中,提高农村地区的普通话水平。
  其间,阳城县河北镇暖辿村还与山西科技学院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持续深入打造大学生“第二课堂”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