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科技创新 勇攀学术高峰
本报记者 张丽
这是一支充满活力、积极追求科技创新的专业团队。团队老中青结合,共有教师38名,35岁及以下24人,博士35人,硕士3人。
该团队依托中北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省部共建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测试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工信部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逐步形成了师德师风优良、教育教学先进、科研能力突出的团队特色。他们秉承 “传帮带”传统,坚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聚焦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武器装备智能化、人工智能等国家需求,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不断追求科技创新,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被授予“山西青年五四奖状”。
聚焦立德树人 促进教学改革
该团队始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厚植家国情怀、赓续红色基因、传播军工文化”为主线,将“三全育人”融入学科规划顶层设计中,强化以“太行精神”为核心的办学文化、“致知于行”为校训的育人文化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军工文化,内聚育人力量,外拓育人资源,构建“协同、贯通、融合”一体化育人体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团队中有3人获“山西省高校师德楷模”称号,1人获 “山西青年五四奖章”,1人获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
该团队坚持 “学生为本,产出导向”,以智能信息系统与计算智能为核心,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新工科”产学协同育人模式,形成“深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全周期课程教学改革、多维度协同育人、全覆盖双创教育”的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新模式,形成了一批卓有成效的成果。
在教学改革方面,该团队获批教育部新工科教学改革项目1项、中国电子教育学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16项,获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在课程建设方面,1人获得“全国教材先进个人”称号,获批国家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参编省部级规划教材5部;在人才培养方面,获批工信部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指导本科生获20余项国家级竞赛奖项;在教师教研水平提升方面,获省级教学竞赛奖1项,7人获评山西省教学名师,2人获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教学创新人物奖,2人获教学创新一等奖,获“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创新联盟先进集体”荣誉;在专业建设方面,于2022年获批山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连续4年入选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A类专业。
突破关键技术 作出重要贡献
该团队勇攀学术高峰,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图像处理与信息反演、智能信息处理、通信系统与应用、网络通信与信息融合等二级学科,形成了多模/多源/多维阵列信息感知、智能信息处理、图像分析与计算成像、北斗应用与位置服务、网络化信息探测与控制等特色研究方向。团队研究成果在装备无损检测、武器装备性能测试、能源交通、公共安全、医疗健康、市政服务等领域得到应用,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问题,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际垄断,为我国国防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三年,该团队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30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体视学学会青年科技奖、远东无损检测攀登奖、华为难题揭榜火花奖等。
自2018年起,该团队遵循“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导向,践行中北大学服务国防、服务地方的发展战略,依托人工智能专业技术背景,致力于智能矿用装备研发,落地多项矿用运输皮带的专用检测装备,不仅助力矿用皮带的智能运维,提高了矿用运输皮带机的安全性,也为智能矿山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我们是一支年轻且极具活力的教师队伍,尤其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鼓励青年教师主动服务地区发展,积极参与创新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很荣幸能加入其中,我们将继续秉承创新理念,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团队成员罗秀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