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推进民企纠纷一站式解决
本报记者 张丽
9月26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太原市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5场发布会,介绍建立服务保障民营经济五项工作机制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扎实开展法治服务
近年来,太原市司法局按照《山西省司法厅关于加快推进司法行政重点领域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太原市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建立了服务保障民营经济五项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法治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工作,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解决制约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难题。
涉企政策沟通机制。充分发挥规章制定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的职能优势、太原市民营经济法治服务中心人大立法联系点的平台优势,为民营企业提供开放性的沟通平台。平台公布全市涉企政策文件;对正在制定的涉企政策,公开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为企业联系有关部门听取政策解读。
太原市司法局联合太原市民营经济法治服务中心、太原仲裁委员会,建立“初创企业法律顾问”工作机制,为新设立的民营企业提供为期6个月的公益性法律服务,涵盖企业设立、经营管理、劳动用工、融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等6个方面16项具体的法律指导服务。
涉企纠纷一站式解决
涉企纠纷“一站式”解决机制通过统筹优化仲裁、行政复议、调解、公证等法律服务资源,增强解纷聚合力,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实质化解纠纷的工作机制,让企业只进“一扇门”就能找到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
优化资源配制。通过对涉企案件和解纷组织分别进行分类分层优化,建立“一站式”资源配置机制,将个案交给合适的组织和人员办理,利用特色组织的优势,更精准、更专业、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完善保障机制。在已经试行成功的“调解+保险”机制的基础上,深化与保险机构合作,为企业纠纷的调解提供费用保障,从而减轻企业解纷负担。
优化办理流程。在优化解纷组织内部流程、完善诉调对接机制的同时,进一步创新涉企矛盾纠纷 “调解+法律服务”工作模式,健全完善“调解+仲裁”“调解+公证”“调解+司法确认”“调解+行政复议”等模式。
加强统筹监督,建立“统筹配置、动态跟踪、个案监督、清零销号”督办制度,同时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开展满意度测评。
强化涉外法律服务
强化律师、仲裁、公证、商事调解等方面的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建立涉外法律服务培训基地,加强涉外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有计划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服务质效,着力维护企业“走出去”的合法权益,有力服务保障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立足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做好三个统筹。注重转化理念,致力从传统的管理向现代的治理理念转变。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指导、组织相关部门、商(协)会、仲裁、律师快速发展商事调解队伍,提升商事调解能力。目前,全市共有商事调解机构26个、在册商事调解员1116名,在源头化解企业矛盾纠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行政复议案件中加强调解全流程建设,确保涉企行政纠纷在行政复议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化解;坚持将关口前移,突出预防和服务。
全省率先建立企业安静期
按照省政府试点工作要求,在全省率先建立“企业安静期”制度。原则上“事项清单+特殊情形”行政检查之外都是“企业安静期”,不得安排行政检查。
在深化实施经营主体法律顾问全覆盖服务基础上创新建立初创企业法律顾问工作模式,使服务企业更精准、更全面,企业获得感更强。建立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12项举措,全面规范和优化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以优化的举措全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加强监督质效,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紧盯办案“最后一公里”,对未及时、正确履行决定的,及时督促履行;针对共性问题,及时制发意见书,跟踪督促推动整改,实现“监督一案,治理一片”。加强市、县、乡(街)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建立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机制和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员,联动“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梳理涉及执法的各类问题线索,以有力有效监督促进依法行政。
下一步,太原市司法局将驰而不息抓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以企业可感可及的增量举措为全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