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10月10日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2091名大学生志愿者扬帆起航

以奋斗之姿 谱写青春答卷


  本报记者 孟存田 通讯员 张瑶
  
  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团委在学院党委和团山西省委的指导下,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组建了36支团队,吸引了2091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教育、基层服务、寻访专项活动、重回母校和寻访校友7大项目类型实践活动。4支团队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实践队,1支团队获得了“红色耀三晋青年永传承”优秀团队称号。在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中,多名参与者获得了“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实践生”称号。学院团委已发布162篇通讯稿件,包括省级媒体26篇、市级媒体7篇、校级媒体129篇。
  
  青春践行正当时 共绘发展新画卷
  
  今年7月,该学院隆重举行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以及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启动仪式。仪式上,阳泉市文明办,阳泉市郊区、矿区、高新区文明办的负责人共同参与了现场的共建签约仪式。已成功签约8个结对共建项目,为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深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院年度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紧密融合,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践教育基地。将社会实践拓展至城市社区,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长期且稳定的实践平台。定期组织学生前往社区开展活动,并鼓励他们在暑期社会实践结束后,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区服务。通过服务社区居民,学生们能够体验基层工作,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能力,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传承非遗,构建实践特色课程。指尖拾“遗”团队在蒙北社区开展以“剪纸”为主题的非遗项目活动,与省级非遗传承人合作,举办了清廉校园和建校40周年专题剪纸活动。团队对“剪纸”进行了深入调研,梳理了山西剪纸的历史、技艺和文化,并通过问卷、访谈和实地考察,分析了剪纸艺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并关注了学生在传承中的作用,提出了促进剪纸艺术发展的建议。《山西青年报》、今日头条、《阳泉日报》,以及阳泉市电视台进行了采访报道。学院“瓷韵珐花”社会实践队走进博物馆,寻找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珐花器的发展踪迹;实地走访阳泉市郊区荫营镇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珐花器制作基地,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身体验珐花器的制作流程,参与令人震撼的“开窑仪式”,领略其独特技法,感受其艺术价值。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自身所学知识相融合,用“青”言“青”语讲好非遗故事,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直播助农 青春启航”乡村振兴团队深入阳泉市的乡村振兴前沿,利用电商直播的专业知识,举办了专题直播助农活动和“电商直播”农业技术培训。该团队以乡村为单位,对桃林沟等5个以党建引领、发展特色农业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在这些乡村组织了4场直播助农活动。此外,团队还在山西艺锋面粉有限公司、酿紫富硒农场等乡村企业中进行了“电商直播”农业技术培训,向创业农户传授了基础的电商直播方法和手机直播技巧,助力他们独立开展直播活动。
  以“传承科学家精神,继承使命勇担当”为主题的“青音”爱国主义宣讲团,深入阳泉市居馨社区、太原市汾东南路社区等8个社区,为青少年举办了多场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宣讲活动。通过讲述科学家们勤奋努力、科技报国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大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以及对科学家精神的持续追求,为青少年搭建了一座学习科学、尊重科学的桥梁,点燃了他们对科学的热情,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为持续弘扬科学家精神注入了青春正能量。此外,由各系组建的乡村振兴团队和基层服务实践团队分别前往各地市、社区、乡村、超市、质检中心、企业、幼儿园等地,积极投身于弘扬和宣传科学家精神、推广普通话、仪式教育、红色教育、调查研究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包括直播助农、普通话推广、人物访谈、文化下乡、考察调研等。此外,各系组建的特色实践团队积极开展了参观学习、法治宣传、环境保护、节水护水、反诈宣传、卫生清扫、爱心托管、兴趣课堂、慰问老党员、消防宣传和演练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青年学子们不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还深刻体会到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重要性。他们深入基层,与当地居民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从而更加精准地提供帮助和支持,用青春力量服务社会。
  
  逐梦扬帆在基层 一片丹心照热土
  
  在今年的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中,学院团委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宣传发动,组织青年学子积极开展实习实践、民情考察、服务家乡等活动,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同学们积极参加岗位实习实践,有的在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等一线岗位参加政务实践和公益志愿项目,增进对基层治理体系运转逻辑和工作方式的了解;有的参加企业实践,根据自身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参与企业实际工作。积极参加服务家乡建设,深入社区和乡村,力所能及地参与防溺水宣传、资料整理、入户调查、环境监测、村委会建设、课业辅导、安全自护教育等基层治理日常工作。积极参加乡情民情考察,深入街道社区、村屯农家,从事资料记录、档案整理、材料撰写、数据分析和现场调查等工作,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民情民意,加深对家乡的真挚情感。
  经管系的赵佳梓桐在霍州市上曹村村委会负责信息登记工作、整理党团书籍、系统录入信息、撰写文字材料等日常工作;电气系的杨夏荷在中医院协助医生记录病例、量血压、测体温;地科系的张恒寿参加了五台县景区的环境保护、游客引导、扶弱助困等工作;机械系的岳艳艳在医疗保障局参与政策制定、数据分析、现场调查等工作;机械系的张帅鹏在应县西南角社区参加了社区残疾人口补贴登记和网格员培训工作;大数据系的董晶蕊参加了河津市第八季 “云端助学 益起成长”大学生辅导小朋友公益项目;土木系的柴进钰走进施工现场,通过参加实际工作和劳动,提升专业水平;材料系的刘超凡在浑源县养老院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矿业系的李屹尘在临汾市襄汾县南贾村参与防返贫排查工作。
  
  重温来时路重回母校感恩成长
  
  今年6月,该学院团委联合招生就业部发布了《关于开展2024年暑假“重回母校”专项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26名优秀学子走进太原市杏花岭区杏岭实验中学校 (北校区)、朔州一中、朔州二中、翟店中学等学校,开展了以“感恩母校 携手成长”为主题的专项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们回访母校,看望老师并汇报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状况;以交流座谈、宣讲会等形式,向高中母校师生介绍学院历史沿革、办学特色、专业设置、校园文化、奖助学金体系和招生政策等,让学弟学妹们了解学院,以此树立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学院与优质生源中学的联系;助力高考,与学弟学妹分享和交流学习经验、成长故事,解答他们对于高考、专业选择及志愿填报、大学入学适应等方面的疑问和困惑。69名青年学子以学院建校40周年为契机,积极开展“寻访校友”专项实践活动,以访谈形式与校友交流,向校友传递母校的问候与祝福,聆听校友讲述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独一无二的往事,回忆与学院共度的青春时光,并畅谈分享其求学期间、升学读研、实习就业等方面的奋斗事迹和人生体验,收集校友们对青年学生奋进新征程的嘱托和建议。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奋斗精神,与广大校友共同推进学院的发展建设。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团委重视实践成果的总结与推广,举办成果展示会和经验交流会,与社区、企业、学校等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拓展实践途径,同时注重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开展社会实践专项培训。未来,该学院团委将继续深化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服务、奉献,致力于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