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10月16日
山西财经大学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本报记者 赵云云 通讯员 吴媛媛
  
  近日,山西财经大学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座谈会在坞城校区举行。分享会上,3支国家级重点团队从活动开展、主要成果、特色做法等方面进行了分享,生动展示了该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据悉,今年暑期,山西财经大学共组建了100支团队,其中49支校级重点团队,46支一般团队,18支入选团中央重点团队,开展“沿万里茶路,寻晋商精神”“数字乡村,科技助农”“青年观察家”与“推普助力乡村振兴”4项校级专题社会实践。除校院两级集中组队外,部分学生充分注重地域区分,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队,参与人数1392人,提交调研报告及总结316份,形成照片、视频资料150余份。
  在这个暑期,从理论普及到高质量发展观察、从基层组织到优秀企业,3000余名山财学子紧跟党的步伐,深刻感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昂扬奋进时代新征程。
  
  重走万里茶路探寻晋商精神
  
  漫步古街,徜徉古道。实践队在重走万里茶路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古风古韵,也探知了百年晋商之履、万里茶路之谜。
  “沿万里茶路,寻晋商精神”实践队成员岳赛楠在分享实践感受时谈道:“通过实践,我在深刻感悟晋商‘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精神内涵的同时,更加坚定了传承弘扬晋商精神的决心,希望用青年之力再铸晋商辉煌。”
  今年是山西财经大学开展晋商文化专项社会实践的第6年,活动以“沿万里茶路,寻晋商精神”为主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切体会晋商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91名学生志愿者组成11支队伍,在万里茶路途经省份选定实践地点,共同探访渠家大院、万里茶道博物馆、乔家大院等历史文化遗址,形成调研报告14份,照片、访谈资料21份,以亲身实践进一步探寻晋商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正是因为这次实地调查,我清楚地掌握了晋商在万里茶道中的贸易路线和交易方式,也被他们坚韧不拔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所感动。当代青年应当继承和发扬好晋商精神,深入挖掘和保护好万里茶道这一文化遗产,为新时代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一份力量。”实践队队员、学生工作部的张楠分享道。
  近年来,山西财经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晋商文化的丰富内涵,把晋商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构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晋商精神传承体系。通过这样的教育实践,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晋商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调研产业发展 助力科技兴农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山西财经大学 “数字乡村,科技助农”专题社会调研团聚焦“生态农业,文旅融合”主题,围绕农村文旅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课题展开调查走访,了解农村产业融合、乡村旅游探索、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质性进展。6个团队、47名实践队队员通过资料整理、实地调研等形式展开具体案例调查,形成9份“数字乡村,科技助农”调研报告,有助于“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盘活“古老文明”以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
  在对晋中市榆次区等地的调研中,实践队关注了解当地数字经济在生态农业建设、网络文旅资源宣传、乡村旅游建设运营等方面的运用,分析了当地生态、文旅资源禀赋及乡村文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调查了当地产业资源融合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打造“文化标签”、开发“文创产品”、平衡开发与保护等建议。
  在临汾市吉县等地,实践队经过实地考察与调研,紧密围绕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通过“乡村文旅”“产业赋能”等项目,将先进的科技、文化带入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队员们通过实地考察、入户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了乡村发展现状和村民实际需求,增长了实践经验。
  此外,为深入统合乡村旅游的生态文化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吉乡如意”志愿服务团在研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时,实地走访了解乡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专业知识对产业发展相关的痛点进行详细记录和研究,深入农村、亲近农民、关心农业,展现了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宣讲革命精神 传承红色薪火
  
  为引导动员青年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赓续红色血脉,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坚实力量,该校组织了系列宣讲团赴延安、西柏坡、井冈山等红色胜地,宣讲革命精神、追寻革命先烈足迹、调查走访红色事迹,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深耕基层、赓续红色血脉的强大力量,以实际行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南泥湾上繁花烂漫,那花团的馥郁芳香,透过时间的间隙,传入青年人的心脾。由小“经”英延安之光宣讲团成员排演的精彩情景剧《你好,延安》——《南泥湾》在迎泽校区上演,用朴实生动的表演,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延安精神宣讲团,小“经”英延安之光宣讲团成功开展了系列红色宣讲活动,通过情景剧展演、进行实地参观、开展知识竞答等形式,生动传承延安精神。团队成员分工明确,紧密合作,不仅在校内外广泛开展宣讲,还创新性地开展了农产品推介和短视频征集计划,进一步扩大了延安精神的影响力。活动获得热烈反响,服务5万余人次,浏览量突破4.5万。在宣讲中,团队成员更加坚定了信仰,延安精神在新时代青年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星火永续志愿宣讲团作为西柏坡精神宣讲团,通过实地调查与志愿服务,重走革命先辈的红色路线,深刻聆听“进京赶考”的铿锵足音,致力于将红色记忆与精神力量传递给更多人。他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奉献青春、迸发活力、彰显风采。
  井冈山红星法治宣讲团作为井冈山精神宣讲团,则以“红星+”模式,成功举办了系列宣讲活动,深入校园、社区及青少年领域,精准对接不同受众需求,通过情景剧、相声等多元形式,创新传播井冈山精神与法治思想,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有效提升了受众的爱国情怀。
  
  筑梦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该校积极响应号召,认真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题社会实践,组建校级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重点团队15支,入选国家级团队5支,在太原市娄烦县和清徐县、长治市武乡县、晋中市榆社县、运城市夏县等地开展推普问卷调查、非遗纪实调研等一系列活动,撰写调研报告近20份,形成照片、视频资料10余份,回收调查问卷近1000份,形成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对策建议,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形成了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该校“推普兴乡”志愿服务队走访了娄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心、雪梅刺绣工坊等地,对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普通话和视频拍摄技能培训,帮助其拓宽经营渠道、扩大作品销售途径,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针对娄烦刺绣传承人尹艾风提出的困惑,服务队中曾获“非遗正青春”校园演说大赛金奖的王卓玉现场支招:“改变非遗传播困境,不仅需要努力学习普通话以打破语言障碍、降低沟通成本,还需要为其增添故事化的表达,讲述工艺背后成长的阵痛与创新的欣喜、数十年如一日付出的心血与汗水、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信念,以达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效果,由内至外全方位展现非遗魅力。”
  小“经”英高阶推普研学实践队在清徐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了 “普通话声声传雅韵,文明语字字显真情”主题宣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成功激发了青少年学习普通话的热情,有效传承与弘扬了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将诗歌朗诵与艺术表演融为一体,贯彻全民阅读和大美育理念,为学习推广普通话创设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场景,让推普更生动、更自然。”这是本次实践团队师生的切身感受。
  “基层乡村是青年历练的广阔舞台,山西财经大学团委将继续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优势,持续深化‘三下乡’实践育人品牌,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通过走进社会、躬身实践,不断夯实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激发勇担时代重任的历史主动,展现‘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青春风采、青春能量和青春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该校团委书记甄德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