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10月18日
山西禹珈豪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市场运营总监张若禹

拿好接力棒 做大蚕桑产业


  本报记者 李茹霞
  
  留学生回乡,很多亲戚、同学都不理解,总是调侃张若禹是“留学生返乡种地第一人”,而她却淡然且坚定。“因为父母投身蚕桑产业,我深知这个行业的艰辛与不易,一开始父母也不同意我回阳城从事蚕桑这一行业。”张若禹说。但父母看到她坚定而努力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也就慢慢开始理解,并支持她去追梦。
  2022年,张若禹加入了山西禹珈豪丝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新一代的蚕桑从业者,她会努力接好父辈手中的接力棒,为阳城蚕桑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新农人”的力量。
  
  回乡就业 积极创新
  
  28岁的张若禹本科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香港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大学期间,她先后在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市场部和锦江麦德龙中国总部FSD市场部、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实习。经过再三考虑,她还是决定回到家乡,并于2022年7月正式加入位于晋城市阳城县的山西禹珈豪丝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禹珈豪丝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缫丝企业,旗下主要分为四大业务板块:白厂丝生产、自建2000亩桑园基地、禹珈豪蚕桑文化研学及禹珈豪自主品牌蚕丝被。
  在公司,张若禹主要负责禹珈豪蚕桑文化研学及蚕丝被的零售业务。从业才一年,她就累计服务7600人、带动50人,提供就业岗位15个,近一年产值230万元,拓宽了蚕桑文化的宣传渠道、弘扬了煮茧剥绵的非遗技艺。
  张若禹曾参加第四届山西省农业厅农村创新创业创意大赛,并获得二等奖;参与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晋城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煮茧剥绵传统手工技艺的申请筹备工作。
  在苏州考察时,张若禹发现当地的蚕桑业早已实现从“制造1.0/2.0/3.0”到“品牌1.0/2.0/3.0”的跨越,相比之下,阳城的蚕桑业还停留在“制造1.0”的阶段。在当前蚕桑消费企业层出不穷、蚕桑消费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在“制造1.0”的基础上,跨步走向“品牌1.0”,是阳城蚕桑业面临的更为迫切的问题。对此,她深入研究了江浙蚕桑企业的品牌史与品牌定位,结合阳城蚕桑传统,提出了 “北方蚕丝”的差异化定位。在产品宣传上,赋予产品“勤劳”“蜕变”“新生”等文化属性;在产品包装上,打造了国风风格,并深挖蚕桑文化和历史。通过设计新包装、提升门店形象等一系列措施,2023年,蚕丝被销售额较2022年同期同比增长了30%。
  
  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
  
  从品质上讲,阳城白厂丝的品质已经达到了最高等级6A,禹珈豪公司的蚕丝被也是连续7年零差评。“但是,为什么一提起蚕桑,大家的第一印象还是江浙蚕桑或广西蚕桑呢?所以说,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本质还是靠品牌、靠营销。”张若禹说。
  因此,张若禹开始发力建设营销渠道,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去年12月底创立的抖音账号,粉丝数突破1万,总浏览量达50万+。“目前,30%的顾客都是通过抖音了解我们、了解阳城蚕桑的。”张若禹表示,与此同时,她打造的“悦读悦享”“蚕桑之乡话蚕桑”线上直播活动,总浏览量突破了100万人次。
  “让更多的人了解蚕桑文化,真正认识蚕桑产业。”是张若禹作为“新农人”的使命之一。阳城栽桑养蚕的历史已有3700多年,但是近年来,“家家有桑园,户户都养蚕”的盛景已不复存在,甚至很多的90后和00后都没有见过蚕,小朋友来研学基地参观时说蚕是毛毛虫。
  为此,公司开始打造禹珈豪蚕桑文化园,让更多的人了解蚕桑文化、关注蚕桑产业。同时,与2000亩的蚕桑养殖基地联合对蚕农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并设计了亲子互动游戏、蚕宝宝领养活动、茧艺文创制作活动,邀请大众体验煮茧剥绵非遗传承活动等。2023年以来,来禹珈豪蚕桑文化园参观了解蚕桑文化及科普蚕桑养殖技术的人数达7600人次。
  之后,张若禹在蚕桑文化园设立了与蚕桑相关的农产品体验店,帮助销售蚕砂枕头、桑叶茶、桑葚汁等农产品,累计带动蚕桑农产品从业人员50人。该文化园及蚕丝被销售门店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15个工作岗位。
  张若禹表示,为了传承好阳城的蚕桑文化、蚕桑产业,作为新一代的蚕桑从业者,她一定会接好父辈手中的接力棒,为阳城蚕桑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新农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