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研究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王晶鑫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因教育普及与经济结构变化而日益复杂,其中“慢就业”现象尤为突出。该现象指部分毕业生选择暂不就业,或基于职业规划考虑,或受就业市场压力影响。其成因包括就业岗位减少、就业结构矛盾、高校就业指导不足及毕业生多元化就业观念等。为应对这一问题,需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努力,通过拓展就业渠道、优化创业环境、加强人才培养与就业指导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以及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提高择业能力等措施,减少“慢就业”现象,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的双赢。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连接个人成长、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每位学子实现自我价值、追求梦想的重要途径,更是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远规划与民生福祉。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升及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复杂,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在这一背景下,“慢就业”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凸显,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所谓“慢就业”,即指部分毕业生在离开校园后,并未立即投身于职场,而是选择暂时放缓求职步伐,进入一种相对悠闲的待就业状态。这种状态的持续时间,往往从数月至一两年不等,若长期得不到有效引导与干预,极有可能滑向不就业的境地,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慢就业”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多重心理因素的交织与影响。一方面,部分毕业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不确定的未来,产生了焦虑、迷茫等负面情绪,选择暂时逃避职场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学生出于对个人兴趣、职业规划的深思熟虑,希望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自我提升或探索更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然而,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慢就业”若处理不当,都可能加剧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因此,深入剖析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成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就业信心与能力,提高整体就业率;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高校毕业生“慢就业”存在的问题
“慢就业”现象是多重原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这一现象的产生既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又与社会整体的就业环境、学校的教育体系以及家庭的期望紧密相关。
(一)被动陷入就业困境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新发布的权威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史无前例的1179万人。当我们将留学归国的学子以及过去三年间在求职路上屡遭挫折、至今仍未找到合适岗位的往届生纳入考量,整个求职大军的规模无疑将更加庞大且沉重。面对就业市场持续低迷与毕业生数量激增的双重夹击,2024届毕业生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毕业后,若无法顺利得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岗位,许多毕业生不得不被动接受“慢就业”的现实,即在一种非主动选择的状态下,暂缓步入职场的脚步。
(二)主动拥抱“慢就业”潮流
与那些因外部压力而被动选择 “慢就业”的毕业生不同,还有一部分群体则是基于对个人职业规划的深思熟虑,主动拥抱了这一趋势。他们中不乏勇于探索新领域、敢于挑战传统就业观念的先锋者,通过自媒体创业、开设个人工作室等方式寻找新渠道。虽然工作形态可能显得不那么稳定,但却能够确保基本的经济来源,并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时间自由与灵活性。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这种看似“游手好闲”的生活方式,实则代表了年轻一代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新追求,也逐渐被社会大众所接纳与认可。
(三)深思熟虑,为高质量就业蓄力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选择 “慢就业”的毕业生都处于一种消极等待的状态。以法学专业的部分毕业生为例,他们中的许多人选择在春招高峰期(即3、4月份)暂时搁置求职计划,转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同年9月举行的司法考试中。在他们看来,只有成功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这一“敲门砖”,才能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现象反映了当代毕业生对于职业发展的深远规划与高度责任感。他们不再盲目追求快速入职,而是更倾向于通过继续学习、接受专业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以期在未来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现个人价值。这种以增强自我职业价值为目标的 “慢就业”选择,无疑是一种更加成熟、理智且值得肯定的人生规划方式。
二、高校毕业生“慢就业”成因
(一)就业岗位持续减少,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着产业升级与转型。这一进程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技术迭代的加速,其深远影响之一便是部分传统就业岗位逐渐被自动化与智能化所替代,给就业市场带来了显著的冲击。这一变化不仅重构了劳动市场的格局,更在经济下行的整体趋势下,加剧了市场需求的疲软,使得就业市场的增量空间显著缩减,而存量岗位的竞争则变得愈发激烈。就业岗位数量的减少,如同一股无形的压力,迫使着众多高校毕业生不得不面对“慢就业”的现实选择。
与此同时,每年持续攀升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如同潮水般涌入本就紧张的就业市场,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寻找一份既符合个人期望又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优质工作,对于初出茅庐的毕业生而言,无疑是难上加难。他们往往面临着工作经验欠缺、知识与技能尚待实践的考验,而市场上部分雇主出于成本控制等考虑,采取压低薪资待遇的策略,这无疑给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种双重困境之下,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现象并存,形成了一种悖论。企业难以招募到符合要求的员工,而毕业生则难以找到心仪的工作机会,双方之间的供需错配导致了就业市场的低效运转,“慢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就业市场的风貌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新兴岗位层出不穷,对人才技能的需求日新月异。然而,反观高等教育领域,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安排及就业导向与现实情况脱节,未能及时捕捉并适应当前行业发展的脉搏。这种滞后性直接导致了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技能与当前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错位现象,使得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频繁遭遇“学非所用”的尴尬境地。
为了缓解这一困境,许多高校虽已积极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些课程大多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按照固定的学时进行安排,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充分考虑和个性化指导的精准性。此外,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制约课程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负责就业指导的教师往往身兼数职,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一对一的深度辅导,加之他们的专业背景可能与所指导学生的专业领域存在偏差,缺乏对该行业深入的了解和洞察,从而无法为学生提供既专业又具针对性的建议。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多元化
多元化就业观念是其倾向于选择 “慢就业”路径的深层原因之一,具体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首先,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一味追求理想化的工作条件与高薪待遇,对于非心仪岗位或薪酬水平稍低的就业机会持排斥态度,宁愿选择暂时搁置就业计划,即“慢就业”。此外,他们对热门行业与知名企业的盲目追捧,导致在竞争激烈的招聘市场中往往难以脱颖而出。而这些行业与企业的岗位数量有限,进一步加剧了其就业的难度与不确定性,促使部分学生不得不采取“暂缓就业”的策略。
其次,是对于“铁饭碗”的片面追求与盲目跟风。受社会传统观念、家庭期望等多重因素影响,“考公热”持续升温,众多大学生将考公视为首选或唯一出路。然而,公务员岗位尤其是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招录名额有限,且选拔标准逐年提升、竞争激烈。部分学生为了保留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优势,以便在未来有更多选择机会,选择了“慢就业”这一策略。
最后,部分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兴趣所在及长远发展路径缺乏清晰的认识与规划,导致在大学期间未能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当就业季来临时,由于缺乏明确的方向与计划,他们往往容易陷入迷茫与被动之中,随波逐流地加入 “慢就业”的大军。这种缺乏主动性与前瞻性的态度,无疑增加了他们顺利就业的难度。
三、高校毕业生“慢就业”解决的对策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积极“慢就业”群体要进行适当引导,对于消极“慢就业”群体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加强思想引领和能力培养,着力减少“慢就业”现象发生。
(一)拓展就业渠道,优化创业环境
政府应当显著增强对就业市场的引领与扶持力度,通过精心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就业政策与举措,不仅激励企业扩大招聘规模、优化薪酬体系,还致力于推动各行业的繁荣发展,进而为大学生群体开辟出更加广阔且多元化的岗位选择空间。在此过程中,企业应积极扮演社会化就业资源聚合者的角色。作为就业市场的核心驱动力,企业应深化与高等院校、专业培训机构的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校企合作模式,打造实习实训与就业直通桥梁,为大学生量身定制实践锻炼与岗位技能提升计划。同时,企业应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就业信息的精准化、智能化推送,确保大学生能够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岗位空缺及人才需求趋势,助力他们更加从容地应对职场挑战,主动走出“慢就业”的舒适区。
此外,为激发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创新活力,政府需进一步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特别是针对创新创业项目和小微企业,提供包括税收减免、低息贷款、创业补贴等在内的全方位支持。这些措施旨在鼓励小微企业规范运营,积极吸纳毕业生加入,并为他们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从而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双赢局面。通过这一系列综合施策,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还能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加强人才培育、就业教育指导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与就业市场的深刻变革,社会各界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期望日益提升,催生了新的培养要求与标准。首先,高校应当致力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学生全面而均衡的发展,不仅强化专业知识技能,更需深化综合素质教育,确保毕业生具备强大的职场适应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高校需深化市场调研,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动态,确保人才培养策略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紧密对接,优化专业设置,提升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与市场契合度,以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凸显课程优势,引导学生对职业规划形成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背景、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高校应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指导服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建议。同时,应丰富职业发展教育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引入案例分析、模拟面试、职业规划工作坊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体验感。高校应积极搭建实习实践平台,拓宽学生实践渠道,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积累经验,感受职场氛围,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明确个人职业定位。通过实习实践,学生不仅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检验自身能力,还能在过程中发现并弥补自身不足,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择业能力
在当前就业市场中,部分高校毕业生面临着“眼高手低”的困境。这主要体现在他们对自身能力与岗位实际需求之间的认知偏差上,进而引发了在就业初期频繁遭遇不匹配,乃至最终选择“慢就业”的现象。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高校毕业生需采取一系列积极主动的措施,以实现个人与职场环境的和谐对接。
首先,高校毕业生应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审视,不仅限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更应深入到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特质、价值观等多维度进行自我评估。这一过程旨在帮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独特优势,从而为自己在纷繁复杂的就业市场中精准定位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毕业生需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最新动态。这包括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岗位需求的变化及未来就业市场的可能走向。通过主动收集并分析这些信息,毕业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脉搏,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提供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只有通过全面自我评估、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科学制定职业规划及保持积极心态与行动,才能有效克服“眼高手低”的困境,实现自身能力与岗位需求的完美匹配,从而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迈向成功的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