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既要“养得了”也要“养得好”
本报记者 刘琴
10月22日,长治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 《长治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的通知,旨在稳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基本养老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提供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促进基本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为:到2025年年底,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基本健全、清单不断完善,服务对象、内容、标准等清晰明确;基本养老服务对象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初步建立;以经济困难、失能、残疾、留守老年人等为重点的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老年人享受助餐、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更加便利,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为确保上述工作目标如期实现,《实施方案》确定了5项共30条工作任务,每条任务都对责任单位予以明确。
《实施方案》提出,长治市将精准保障基本养老服务对象,重点聚焦老年人面临家庭和个人难以应对的失能、残疾、无人照顾等困难情形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在确保特困老年人应养尽养的基础上,优先为低收入的失能、残疾、独居、空巢、留守、高龄老年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为国家和社会作出重要贡献老年人等对象提供基本养老服务。
同时,长治市将严格执行省级出台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清单目录,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无人照顾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将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录。
《实施方案》明确建立了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推动建立相关保险、福利、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同时,积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建设补助和运营补贴政策改革,将财政支持方式重点从“补床位”等“供方补贴”为主的模式逐步转向满足老年人需求的“补人头”等“需方补贴”为主的模式。
到2025年,实现辖区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全覆盖,构建“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公办养老机构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重点为经济困难的空巢、留守、失能、残疾、高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服务。
此外,长治市将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探索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养老生态产业链。积极联合银行系统推出助老服务卡,集社会优待、政策性津贴发放、金融借记账户、医疗养老服务优惠于一体,为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依托正规平台渠道享受高性价比的养老产品。
《实施方案》明确了长治市将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有条件的县、区可将改造对象范围扩大到低于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未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老年人。
长治市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技工、大中专院校与养老机构实行合作,持续把养老护理培训纳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范围。落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一次性入职奖励制度,对于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本科学历、大专学历、中专学历工作人员,分别给予6万元、5万元、4万元、3万元的一次性入职奖励。
到2025年年底,长治市将依托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面向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不低于1770张家庭养老床位,提供不低于2800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受益老年人家庭服务满意率不低于90%,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