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年人才引育助力全省乡村振兴
●团省委“以人才引育促进我省青年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课题组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拓宽乡村人才来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团省委围绕青年人才引育助力我省乡村振兴,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了解我省青年返乡创业的基本情况和难点堵点,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我省青年返乡创业的现状
通过问卷分析、走访座谈,调研组从创业领域、集聚区域、生活模式、主要动因、作用发挥等方面,对我省青年返乡创业的现状进行解析。
(一)返乡创业主要领域趋向新兴业态。
调研问卷显示,我省青年返乡创业涵盖了三大产业的多种类型。其中,农业种植、养殖占比17.40%,项目多以有机、绿色、生态、观赏等现代农业为主;传统制造业占比22.26%,项目主要以农产品加工、工艺品制造和建筑业为主;涉农服务业占比60.34%,特别是电商服务、直播带货、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产业项目呈井喷式增长,占比48.39%。这体现了新兴业态产业已成为青年返乡创业的首要选择。
(二)返乡创业聚集区域倾向经济较发达地区。经调研统计,我省排名前四的青年返乡创业聚集地分别是太原、临汾、长治、运城,青年返乡创业数量分别占到问卷样本总量的36.93%、18.55%、17.83%和13.22%。总体来看,截至2023年底,我省中南部地区的青年返乡创业情况优于北部地区。
(三)返乡创业生活模式呈现“城乡双栖”特征。调研发现,青年返乡创业呈现出“城乡双栖”特征。个别访谈的328人中,约95%的创业青年选择创业在农村,生活在县城或市区。交通便利的地区甚至达到了100%,如晋中新知识青年农业双创联盟的36名返乡创业青年全部在周边农村创业,在晋中市区居住。这体现了当代返乡创业青年对农村公共服务保障供给的需求和高品质生活的向往。
(四)返乡创业主要动因源于亲情乡情。
调研问卷显示,我省已返乡青年中,73.32%的创业动机为“家乡情怀”“家庭原因”,而尚未返乡青年中,“支持家乡发展”“方便照顾家人”是其考虑返乡创业的主要因素,分别占比76%、69%。在与灵丘、永和返乡创业青年座谈中,绝大部分青年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乡亲共同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这体现了我省青年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家国情怀和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
(五)返乡创业青年积极投身乡村建设。
调研问卷显示,我省返乡创业青年中,大学及以上学历占比88.89%,党员占比34.49%,团员占比31.37%,兼任农村(社区)两委干部的占比14.19%,并积极从事农村网格员、志愿者等公共服务工作,参与乡村移风易俗和文化传承发展。在与神池返乡创业青年座谈时了解到,创业过程中,广大青年愿意与乡村民俗、人文地理等传统要素相结合,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做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六)返乡创业意愿低于返乡就业,进入体制仍是吸引青年返乡的主要因素。调研问卷显示,返乡青年中创业意愿较低、就业意愿较高。持有返乡创业意向的青年仅占调研问卷样本总量的30.5%;持有就业意向的占到69.5%,其中超过2/3的青年仍将考取基层公务员、大学生村官、国企职员等体制内工作作为返乡就业的主要选择。
二、影响青年返乡创业的难点堵点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双创”政策实施的背景下,我省围绕乡村振兴、青年返乡创业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鼓励支持青年返乡创业投身乡村振兴。但调研发现,青年返乡创业意识和能力不强、市场环境不完备、政策供给不精准,限制和影响了我省青年返乡创业。
(一)影响青年返乡创业的个人主观因素
一是传统观念羁绊。长期以来,在城市定居并拥有稳定的体制内工作是山西家长对子女的普遍期盼。“大学毕业后要留到大城市”“到村里工作没出息”“创业不如就业稳定,放着好工作不要,选择回家创业是错误选择”等传统观念依然盛行。
二是创业意愿不强。调研问卷显示,由于对创业的概念、流程、风险等缺乏认知,导致90%以上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不敢轻易尝试创业。同时调研发现,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现阶段返乡青年的个体情绪和期望目标,更易受他人创业失败信息的影响,从而主动放弃创业,选择就业。
三是创业能力不足。调研问卷显示,仅有20.13%的返乡创业青年经常参加创业相关学习培训,72.60%的未返乡创业青年认为政府在创业配套服务方面亟待加强的是“创业技能培训”。
(二)影响青年返乡创业的市场环境因素
一是创业融资难。青年群体经济基础偏弱,存在信用低、融资难的问题。调研问卷显示,37%的返乡创业青年将 “缺乏资金”列为首要障碍,80%的未返乡创业青年将“缺乏资金”列为首要困难,64%的青年计划创业时首先顾虑 “启动资金压力大,试错成本高”。
二是项目选择难。近年来,通过各类型创新创业赛事活动,地方支持青年返乡创业的优质项目储备与日俱增。但缺乏集中统一的产学研转化平台,返乡青年创业项目培育指导供需存在较大缺口。调研问卷显示,65%的返乡创业青年认为“缺乏好项目”为创业的主要障碍,71%的返乡创业青年认为“项目选择指导”是当前最亟需的支持。调研发现,受访青年认为返乡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项目选择难;同时发现,因缺乏系统的项目指导,返乡青年创业领域主要集中于本地特色农产品销售衍生出的电子商务、商贸服务、现代物流等产业,同质化竞争者越来越多。
三是保障不完善。调研问卷显示,68%的返乡创业青年、74%的未返乡创业青年认为在农村创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如部分创业青年反映因突降冰雹导致其种植产业遭受严重损失,保险公司的赔偿却迟迟不到位。同时,调研中发现,农村的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有限,使得从城市返乡创业的知识型青年一定程度上对本地生活消费、价值观念、社交圈层等方面不相适应,导致返乡青年再次外流。
(三)影响青年返乡创业的政策供给因素
一是政策供给不到位。受经济下行影响,整体经济增速放缓、消费水平下降、房地产等行业萎缩,特别是一些县级财政压力较大,难以为青年返乡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和保障。
二是政策宣传渠道窄。政府创业扶持政策主要通过官方融媒矩阵进行线上传播,或下沉当地街乡社区进行线下宣传,对于在外地求学、务工的青年而言,更依赖于一些新媒体线上平台获取信息,渠道不对称导致部分地方支持返乡创业的政策宣传效果不明显。
三是创新创业类赛事缺乏统筹。创新创业大赛作为挖掘创业项目、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对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我省教育、科技、工信、共青团等部门均设置类似赛事,存在财政和服务资源统筹不足,赛事活动同质化现象明显、影响力不强、知晓度不高的问题。
综上所述,影响我省青年返乡创业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受传统观念影响,我省青年创业的意愿低,普遍青睐在体制内就业,希望通过“考编”获得“铁饭碗”;二是受新冠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创业风险大、成功率低,影响了青年返乡创业的信心;三是我省青年返乡创业的服务环境与发达省份存在差距,特别是融资担保机制不完备、项目选育机制不健全、公共服务保障不完善,阻碍了青年返乡创业的步伐;四是支持青年返乡创业的政策供给不精准、政策宣传渠道窄、创新创业类赛事缺乏统筹,消减了青年返乡创业的热情。
三、以人才引育服务青年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吸引青年创业兴乡、建功立业,让在外青年“回得来”、让返乡青年“留得住”、让在乡青年“发展好”,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一)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一是增进青年对家乡的认同。坚持实施“青春兴晋”行动,广泛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省外山西籍学子利用寒暑假、实习期等,发挥所学所长投身家乡建设;发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用,组织省内大中专院校学生到农村开展文化宣传、科技支农、爱心医疗等志愿服务,增强创业兴乡、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营造青年创业氛围。挖掘返乡创业青年在科技创新、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先进事迹,发挥“三晋技术能手”“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青年创业奖”“青年岗位能手”等表彰活动的示范带动作用;组建优秀返乡创业青年宣讲团,走进乡村、高校、企业、园区巡回宣讲,讲好山西青年返乡创业故事,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针对外出求学、务工青年,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官方融媒体平台的宣传引导功能,常态化开展返乡创业政策解读和宣传,吸引和激励更多在外青年返乡创业。
三是强化创业技能培训。鼓励高校开设适应我省农村发展需要的技能培训课程,提升创新创业课程质量,机制化推动“青年企业家进校园”活动,组织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提供创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切实提升应届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的能力素养;常态化实施全省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育工程,选拔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农业农村领域创业青年骨干。
(二)创新社会化服务供给,注入产业发展动力
一是拓展青年返乡创业融资渠道。建议省级层面建立青年返乡创业贷款“绿色通道”机制,优化贷款办理流程、担保方式、还款期限,扩大授信额度,完善青年返乡创业贷款服务;拓展社会投融资途径,引入社会资本力量,提供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股份制改造、并购重组、推送至更高层次资本市场等相关金融服务;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结合风险测算情况,适度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品种,为创业青年提供差异化保险服务。
二是优化选育青年返乡创业项目。由发改委、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牵头,以指引手册的形式设计创业项目指导目录和创业指南,引导返乡青年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聚焦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电子商务、直播直销等新产业新业态,指导和支持返乡青年在创业起步阶段创办投资小、见效快、易转型、风险小的小规模经济实体,帮助青年提升创业项目的含金量。
三是完善青年返乡创业公共服务。持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拓宽覆盖范围,使得返乡创业青年能享受到优质的社会保障服务,缓解后顾之忧;不断完善失业保险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兜底作用,为返乡创业失败的青年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减轻心理压力;继续提升返乡创业青年婚恋交友、家属安置、子女教育、医疗落户等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提高生活品质。
(三)促进城乡人才流动,携手发展乡村产业
一是统筹青年返乡创业政策。在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基础上,建议出台以青年为主体和对象的返乡创业帮扶整体实施方案,形成配套措施实、针对性强的“政策服务包”;建立农业农村厅牵头,人社、教育、科技、共青团等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围绕搭建平台载体、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细化政策举措,激励青年返乡创业。
二是搭建青年返乡创业平台。常态化开展青年创业座谈会、分享会、宣讲会,举办返乡青年创业论坛,普及基础创业知识,引导青年转变择业观念,激发创业动力;成立山西青年返乡创业导师团,为返乡创业青年提供观念指引、政策解读、实践指导、项目评估等服务,解决青年返乡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助力提升创业成功概率。
三是整合青年创新创业赛事。优化现有省、市、县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工作路径,加强赛事主管部门的协同,实现赛事牵引联动,打造集成统一的竞赛交流展示、资源对接、项目孵化等多功能创新平台;按照市场需求和规则,探索直接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经营主体引入创新创业赛事,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赛事、服务赛事,转化创新成果,激发赛事潜能。[本文系2024年度山西省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重大专项研究课题(重大课题)“关于以人才引育促进我省青年返乡助力乡村振兴 的 问 题 研 究 ”(课 题 编 号 :SXR-LZY202400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