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用文学连接起现实与梦想
先锋者说:“写作让我左眼变成了放大镜,观察和思考人生,右眼变成了显微镜,可以洞察自己的内心。” ——荆卓然
委员简介
荆卓然,男,1997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阳泉市第八届青联委员,现就职于阳泉市矿区融媒体中心。曾获共青团中央、中国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志愿文学”征文二等奖,中国作家网和《青年文学》《诗选刊》主办的“时代的旋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主题诗歌征稿活动二等奖,《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第六届“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征文三等奖,《诗刊》杂志社主办的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三等奖等奖项。荣获“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阳泉市第五届拔尖人才、阳泉市优秀人才奋进奖、阳泉市首批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
本报记者 孟存田 文/图
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每一位创作者都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他们用笔墨勾勒梦想,以文字承载担当。荆卓然就是一个在文学沃土上默默耕耘,用90后的视角和笔触,书写时代担当与个人梦想的文学追梦人。
“在我的世界里,写作不仅是爱好,更是灵魂深处的呼唤,是连接现实与梦想的桥梁。”荆卓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传帮带 助力文学新人成长
荆卓然自幼展现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学生时代,他便是学校星星草文学社社长、主编,《新声报》主编,用笔触记录青春的点滴,用文字描绘梦想的蓝图。
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文学之路越走越宽,通过广泛涉猎各种文学体裁与题材,不仅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也收获了业界的认可。在成长的道路上,他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文学的热爱。在文学的道路上,他从未停歇,即便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坚持阅读、写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与创作能力。截至目前,他已发表作品超过200万字,为宣传阳泉、弘扬地方文化贡献着力量。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汇聚众人的智慧与力量,才能推动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荆卓然不仅自己在文学道路上不断前行,还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文学新人的成长。
为了激励更多阳泉的文学爱好者,他在阳泉市矿区文联主办的文学大赛中捐献了100多套自己的诗集和散文集作为奖品,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们,作家距离自己并不遥远,只要自己瞄准着力点,激活发力点,就能“握住”李白、杜甫、鲁迅、莫言的手,成长为一名有文化的作家。
他还多次到学校开展文学讲座,分享他的学习和创作经验,为未来作家们的成长提供宝贵的指导。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文学事业的热爱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人。
聚焦现实 用文学记录时代变迁
荆卓然的文学作品大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他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灵感,用文字记录下那些平凡而又真实的故事。2023年,荆卓然的组诗《父亲在马家坡村结下了一门亲戚》获团中央、中国作协主办的第四届“志愿文学”征文三等奖。这组诗是他随父亲到马家坡村扶贫的时候写的,由《父亲的第二故乡》《父亲为“农夫”小王订了一块土地》《骨头》《春天的阳光》《一把干枣》《陪父亲去扶贫》6首诗歌组成,以诗歌艺术的方式讲述了父亲在脱贫攻坚期间的故事。他用文字记录下了那段难忘的经历,也表达了对阳泉市矿区扶贫工作取得成果的赞美和敬意。
今年3月,他创作的小说《羊鞭一甩嘎嘎响》荣获共青团中央、中国作家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五届“志愿文学”征文二等奖。获奖后,山西日报客户端、《山西青年报》《科学导报》《阳泉晚报》等媒体对获奖消息进行了报道。作品《羊鞭一甩嘎嘎响》以志愿者深入乡村提供志愿服务为主线,通过志愿者的服务活动从过去的送米送面到送知识,再到根据村里的雅丹地貌、农家饭、化石等资源,帮助村里开发旅游、开农家乐、引进人才等行为,将阳泉的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民歌文化、红色文化等糅合其中,力求展现新时代志愿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的新活力。为了了解雅丹地貌,他专门开车到平定县的圣堂村、郊区的虎峪村、矿区的半坡村进行实地采风,还到石卜咀的山上就化石资源进行了解。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正是这些丰富的素材与深入的观察,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生动真实、感人至深。
“文学创作不能脱离群众的表情与心情,不能脱离生活烟火气,以民为本的文学作品才会血肉丰满。这样的作品才会自己写得带劲、编辑看得顺眼、群众读得喜欢,作品才更具有竞争力与生命力。”荆卓然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聚焦生活,用文学记录时代变迁、反映人民心声。同时,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努力创作,用文字照亮别人、温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