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学院中文系以党建品牌创建推进高质量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运城学院中文系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学科专业特色,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积极探索打造“文以载道”党建品牌,以党建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党建工作创新活力,通过党建引领文化赋能思政工作、人才培养、党员管理、廉洁教育、社会服务五个维度,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中文系高质量发展。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运城学院中文系坚持文化育人,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师生文化自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文化支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列为全体教师能力培养重点内容,引导教师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自觉弘扬“崇真求道”“因材施教”精神,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同时针对性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打造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金课”。教师朱松苗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文学概论,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情感分析,引发学生对“爱”的思考,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教师李燕青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其思政资源,“诵盛唐边塞诗 厚植爱国情感”获评校级典型教学案例;教师王崇任通过分析苏轼的 《定风波》,引导学生面对挫折失意,保持“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心态,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服务社区治理。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法护黄河青春行”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学习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黄河文化传承凝聚青春力量。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运城学院中文系贯彻“立德有为”校训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增强学生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开设河东文化概论、方言调查与研究等课程,帮助学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开发完成“关公文化的传承与赋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设汉字书法训练等课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实施“13511工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读、记、写、讲等基本功训练和德孝文化节、读书分享会、人文知识竞赛、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等,以赛促学、以学促行、以行促效,推进学风建设,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的时代新人。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讲述“河东吟诵的理论与实践”,让学生走进非遗,了解非遗,感受非遗魅力,培养恭俭礼让、勤朴敦厚的优秀品质。“历史回声”志愿服务队成功入选全国大学生百支“中华文物保护传承”团队。学生社团甜火文学社创作的《醒湖边的圆果》丛书出版5部,分别是《醒湖边的圆果》《苏醒后的第一口苹果》《在巨石上》《彻夜不眠的荒野》《在火边》。“黄河情”文学作品创作大赛的学生优秀作品集《行在云端的河》正式出版发行。学生朗诵作品《闪耀吧!青春的火光》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员教育管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党性修养一脉相通。运城学院中文系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师生党员教育的 “基础课”,将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民本、德孝、规矩意识等思想有机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深化对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认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激发师生将知识学习和行为实践内化为党性修养。教工第三党支部书记李燕青讲授 《弘扬传统文化 提升道德修养》党课,从“仁爱孝悌与和谐社会、民本思想与群众路线”等方面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我革命能力,以德修身,以身示范,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思想水平。定期开办 “涑水讲堂”,邀请传统文化领域专家学者进校园、办讲座,《宋代的 “公务员考试”与文化精英治国》《汉字与中华文化》等,引导党员干部悟透优秀传统文化所蕴藏的时代价值和修身之道,以更加过硬的作风和奋进的姿态投入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实践。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生廉洁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实守信、克己奉公等道德伦理观念,为党员干部提供了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尺。运城学院中文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思想纳入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引导教师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方法,对照《条例》“三省吾身”,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严守公序良俗,严守党纪国法,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滋育廉洁从政底蕴”主题学习研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崇德向善和遵规守纪相辅而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清正廉洁的精神境界。学生第一党支部在党纪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中,集体朗诵《爱莲说》,学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感悟传统文化中的清廉思想,提高了廉洁教育感染力。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运城学院中文系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紧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多角度、多元化研究,传承弘扬地域文化,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围绕河东文化、黄河文化,深度挖掘黄河流域语言、文学与文化资源,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研究阐释,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表《磁州窑元白地黑花长方形瓷枕论考》《出土文物上的河东杂剧》等高质量论文20余篇,出版《山西戏曲集成》《晋南方言词汇研究》等著作20余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中华美学尚‘无’精神研究”1项,省级项目“黄河金三角区域民间戏曲文化生态研究”“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研究”等40余项。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成立永乐宫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成立黄河流域民间文书整理与研究中心,举办 “故纸芬芳藏品展”,取得良好社会反响。与万荣县签署“万泉文庙展览设计”“传统文化基地展览设计”“‘三王’研究”等横向项目协议多项,举办“‘三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打造“三王”文化品牌,提升地方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凭借深厚的内涵底蕴与广泛的现实基础,已经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资源。运城学院中文系将切实担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持续打造“文以载道”党建品牌,进一步拓展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深度广度,推进中文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张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