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11月14日
别人健身房撸铁,她在剑坊抡大锤锻铁

95后女孩传承父业成铸剑师


  铸剑技艺在我国历史悠久,人们常以“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凌厉刚猛,无坚不摧”等词句形容用剑者的修为以及剑的特点,更以“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来形容铸剑的刻苦精神。近日,记者采访了女承父业的95后姑娘邹琦,她为传承这门技艺,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回到家乡,在4年抡锤锻铁的过程中练出“麒麟臂”,还通过直播让更多人领略宝剑之美。
  
  去大城市闯荡后决定抡锤继承父业
  
  最近网络上一段视频引起不少网友关注,浙江龙泉的28岁姑娘邹琦在当地铸剑非遗传人邹建明的指导下抡大锤打铁,一老一少,相对而站,邹琦抡着大锤一锤一锤砸在火红的铁块上,火花四溅。那大锤看上去就不轻,而邹琦抡起来毫不费力,落点准确,动作流畅。邹建明是浙江省非遗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传承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邹琦是他的女儿。邹琦不仅有父亲手把手教导,还受到当地铸剑大师沈新培的指导。邹琦骄傲地说,她将是龙泉宝剑小镇老字号元源剑坊未来的“掌门人”。
  邹琦出身铸剑世家,从小在剑坊长大,家里连她有两个女孩子,妹妹在南京上大学。她说,总得有一个人接班,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虽然每天抡大锤,但很开心。
  “小时候并不觉得铸剑有什么了不起,就是打铁,叮叮当当,充满铁锈和煤炭的味道,总想出去闯荡。”邹琦说,她在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毕业后在杭州找了一份工作。出去后她发现,家乡挺有名,不少怀揣武侠梦的人羡慕她出自铸剑世家。渐渐地,她对父亲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重新审视家传技艺。四年前,她辞去原来的工作,回到龙泉学习铸剑技艺。
  
  别人在健身房“撸铁”,她在剑坊抡锤锻铁
  
  邹琦介绍,龙泉宝剑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坚韧锋利、刚柔相济、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四大传统特色。而冷兵器时代,宝剑并没有太多纹饰。
  邹琦的曾祖父曾是金银首饰加工匠,传统的金银首饰加工离不开吹焊和雕刻技艺,其曾祖父用这门技艺为当地剑坊做剑柄纹饰,后来自己开了剑坊。到了上世纪70年代,邹琦的爷爷将铸剑与金银加工结合,剑坊重新开张,宝剑不再仅仅作为冷兵器,而是工艺品、饰品。
  第三代传人邹建明深知手艺人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一开始并不希望两个女儿学习铸剑,希望女儿将来成为都市白领,远离“刀光剑影”。2020年,正值直播行业发展热潮,邹建明希望女儿帮他围绕宝剑历史、制作工艺搞直播,带动宝剑销路。一开始由于不熟悉宝剑知识,邹琦只能硬着头皮上阵,开播不太顺畅。
  为了更好地直播,邹琦不仅向父亲学习关于宝剑的知识,还跟着动手学铸造。就这样,她白天跟着父亲学铸剑,晚上开直播。邹琦说,学铸剑4年多,每天花一两个小时打铁,长期抡十几斤的锤子,让她练出了“麒麟臂”。曾因捶打时间长导致肌肉拉伤,很多天不能动,后来父亲就控制她的打铁时间。她说,尽管折叠捶打铁块去除杂质过程可以用机器替代手工捶打,但学习古法铸剑,手工捶打才能更深入了解其工艺原理和火候。在捶打过程中,火花四溅,被烫伤是常有的事。
  
  女铸剑师的直播让更多人感受宝剑魅力
  
  邹建明掌管剑坊40余年,将古法雕刻与龙泉宝剑铸造技艺融合创新,擅长手工包铜凸花錾刻、古法吹焊等传统技艺。邹琦不仅跟父亲学技艺,也结合父亲的作品在直播间向大家介绍龙泉宝剑的相关文化知识。不少对龙泉宝剑感兴趣的粉丝会在直播间询问,怎样鉴别一把剑的剑条是反复折叠捶打的?汉剑、唐刀有哪些特点?邹琦都会一一道来。
  直播间内,她会根据粉丝要求,选择各式宝剑展示细节纹理和做工并讲解。她说,铸剑主要分三大部分:剑条、纹饰和剑鞘,然而掌握这三部分要熟悉数百道工序和技法。当前行业精简归纳成28道工序,包括炼、锻、铲、锉到刻花、嵌铜、冷锻、淬火、磨光等等。
  邹琦说,女孩学铸剑,她并非唯一,在龙泉就有几位技艺高超的女铸剑师。她说,女性在力量上肯定比不上男性,但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设计装饰,女性就有细腻柔和的一面,龙泉剑以“纹饰巧致”古今闻名,女铸剑师自然大有可为,何况在短视频直播时代,女性可以通过直播让更多人了解龙泉宝剑,拓展销路。
  邹琦在父亲的协助下已成功锻打出几把宝剑,最得意的作品是“凤凰涅槃”剑。她认为,凤凰涅槃寓意重生,也契合自己从舒适圈辞职进入铸剑行业的心境。她说,不仅要坚持学艺努力传承铸剑文化,还想让宝剑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独特的装饰品,这是属于中国人的一种浪漫。 据《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