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11月15日

“晋祠学”学术交流会在太原举行


  本报记者 任小芳
  
  近日,由山西省政协、山西省文物局、太原市政协指导,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承办的“晋祠学”学术交流会在太原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17所高校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10家科研院所、文博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为“晋祠学”研究和晋祠文化遗产保护建言献策。
  
  守护文化根脉 共推活态传承
  
  晋祠文化遗产丰富、历史积淀深厚,作为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太原市关于“晋祠学”的研究从未停歇,经过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晋祠文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出版《晋祠古建筑》等学术专著18部,发表国家、省部级学术论文200余篇;完成馆藏碑刻的调查、校勘和整理444通,其中《晋祠华严石经录文校注》被列入2022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实施《晋祠圣母殿木材微观劣化研究》等科研项目10个;召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业务研讨会、黄河寻根问祖文化联盟学术研讨会、中外交流活动研讨会等系列专题学术研讨会,全面推动“晋祠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市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曹维明表示:“今天,诚邀36位晋祠文化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从历史、考古、建筑、园林、壁画、彩塑等多维领域全面研讨交流,汇聚智慧观点、分享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旨在以世界眼光研究晋祠、保护晋祠,初步搭建‘晋祠学’框架,推动形成集建筑、历史、碑刻、美术、民俗和雕塑等多学科合一的综合性学科,让晋祠研究真正迈入快速发展的全新时期。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发挥智库作用,为‘晋祠学’研究发展提供更多指导和支撑,吸引更多专家学者关注晋祠、研究晋祠,形成更多‘晋祠学’研究优秀成果,让我们携手共同推动晋祠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永续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中国智慧、注入新鲜活力。”
  
  弘扬晋阳文化 讲好太原故事
  
  学术交流会上,与会专家踊跃发言,围绕晋祠历史文化,深入阐释晋祠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及在中国历史中的突出地位,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创新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晋祠学”的研究和晋祠文化遗产保护指明了方向。
  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指出,晋祠在建筑、书画、碑刻等方面有许多单项冠军,要明确晋祠的内涵和外延,综合研究晋祠在中国、山西、太原的独特地位和历史作用。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唐晓峰认为,“晋祠学”首先是区域性问题,可以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思考晋祠在更大范围内造成的影响力。晋祠不是一个政治机构,而是一个文化性的单位,从文化角度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晋祠的建立在山西复杂的文化整体当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地位,这或许可以成为“晋祠学”的一个发展方向。
  当日,还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唐晓峰,山西大学教授行龙,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丛日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研室主任、教授徐怡涛,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院长、教授侯慧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教授毕斐6位专家代表颁发了聘书。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表示,“晋祠学”这一新的社会哲学学科尊崇传统,尊重文化,以考古为基学术为本,将全面系统研究古老晋祠蕴藏的古建、园林、雕塑、壁画、碑刻和中华传统祭祀、姓氏、民俗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演进发展过程,深入挖掘阐释晋阳文化、三晋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时代内涵,讲好太原山西中国故事,提高传播力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此次大会的召开,将助推“晋祠学”基础体系的构建,形成以晋祠建筑学、晋祠碑刻学、晋祠彩塑学、晋祠园林学、晋祠历史学、晋祠民俗学等为分支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科架构,扩大晋祠文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