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11月18日

校园演说大赛 讲好山西故事


  本报记者 刘琴 通讯员 王玺
  
  为促进青年大学生保护和传承山西历史文化,让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校园,近日,长治学院举办了第三届“讲好山西故事、让文物活起来”校园演说大赛,师生共同沉浸式体验了一场文物宝藏的探寻之旅。
  该校党委副书记史晓东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始终重视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红色文化、历史文物资源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讲好山西故事,让文物活起来”校园演说大赛作为学校的品牌活动,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创新,由青年大学生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沉睡”在展柜里的文物“活”起来,真正做到了讲新、讲活、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同时也为讲好山西故事、传播好山西声音作出了贡献。
  本次大赛共有28支队伍参加,经过初赛、复赛的选拔,最终有8支队伍进入决赛。参赛队伍精彩诠释了长治学院博物馆的白釉执壶、万历钟,晋城市博物馆的青铜六足蚕、丁未夏日时大杉制款紫砂壶,长治市博物馆的彩绘胡人骑驼俑、捣练图砖雕及高君宇给石评梅的信、《新华日报(华北版)》旧址等文物和历史故事。
  山西博物院原副院长、研究馆员李勇,山西省文物鉴定站原副站长、副研究馆员曾昭冬,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桑煦丽,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晋城市博物馆馆长张建军,忻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程鹏宇,长治学院历史与旅游管理系主任、教授段建宏,长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王嘉担任决赛评委。他们从文物的背景故事、选手的现场演绎等方面对每一组选手的表现进行了精彩点评,为同学们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历史科普教育。
  经过激励角逐,溯源盛唐队、子夜秋歌队获一等奖;深藏BLUE队、春晨剧社、勇敢面对队获二等奖;以梦为马队、壶魂物语队、匠魂瓷韵队获三等奖。
  桑煦丽在总结点评中表示,历史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参赛选手通过舞台演绎讲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真正做到了“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希望今后有更多青年加入到这项活动中,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山西文物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活动是该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和打造的学生品牌活动之一,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该校近年来不断推进场馆教育资源与思政工作有机衔接、推动文物资源活化和转化利用的实践成果。通过与博物馆、学校等单位合作,利用专业见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将“以文化人”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共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