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教育成就巡礼
本报记者 田凤凤 整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山西基础教育以扩优提质、规范发展、减负增效为抓手,大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的战略支撑,锚定教育强省建设目标任务,前瞻性布局高质量教育体系,高标准推进教育现代化,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进一步夯实了事业基础和发展底气。
基础教育篇
资源布局优化提速基础教育发展
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基础教育学校12590所,占全省学校数的96.11%;基础教育在校生504.59万人,占全省在校生数的75.42%。
中小学入学率99%以上
近年来,我省持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持续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从2020年的84.83%提高至2023年的86.97%。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2020年的90.8%提高至2023年的96.0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91.1%)4.92个百分点。
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保持在99.95%以上,初中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保持在99.66%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16年的95.2%提升至2023年的95.75%,山西整体基础教育水平属于中西部前列,有学上的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资源布局调整提质扩优
从2020年至2023年,全省小学校数从5153所减少至3805所,小学校均规模从457人提高至609人;初中学校数从1709所减少至1346所,初中校均规模从653人提高至833人。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省域、市域控制在4.3%以内,最高的县域占比不超过12%。民办普通高中在校生占比从2020年的18.7%降至2023年的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多百分点。全省率先实现20万人口以上的县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所有县(市、区)成立卫健、教育、残联、民政等部门专家组成的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加强残疾儿童鉴定评估,坚持“一人一案”,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应安置尽安置。
教育经费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教育经费投入实现 “两个只增不减”。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陆续推行,通过公费师范生、特岗计划等持续补充新教师,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支撑。
构建覆盖城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100%。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同等教育权,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安置率达100%。
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落实控辍保学联控联保长效机制,加强残疾儿童、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关爱,推进控辍保学从动态清零转向常态清零,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太原市小店区义务教育学生18万名,其中三分之一为随迁子女,最大限度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垣曲县2023年投入3.28亿元,新建城区小学2所,实施城区老旧学校改扩建工程4个,更好地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招生入学网上办理 家长少跑路
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要求,推动11个设区市主城区使用自建平台或教育部平台,实现义务教育入学网上办理,并接入当地政务服务平台,健全跨部门数据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市域、县域内户籍类证明、居住证、不动产权证书、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记录等信息与招生报名数据自动比对审核。其他地区加快推进线上线下结合办理,线下办理基本实现“只进一门”“只跑一次”。
普通高中实施“阳光招生”,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的60%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普通高中跨县域招生计划减少五分之四以上,中小学招生更加公平。2024年,遴选53所优质中职学校开展综合高中试点,更好地满足群众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2024年,全省普通高中计划占初中毕业生数的70.18%,比2023年增加8.70个百分点。
2578所义务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注销
通过部属院校和省内高校帮扶托管县中、省示范高中对口帮扶等方式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
积极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我省中小学的常态化应用,推动我省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
推动农村学校、城镇相对薄弱学校与城镇优质学校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2024年,全省建成500个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推动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积极推动“双减”政策落地,全省2578所义务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注销,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和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纳入监管平台,实施全方位监管,“培训热”明显降温。
实施城区小学生“放心午餐”全覆盖工程,帮助家长解决小学生中午接送难、午餐无法保障的问题。
支持各地各校扎实推进各类国家试点工作,我省3个县区6所学校获评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6所学校获评全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2个市县和3所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优秀案例和“书香校园”,我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迎泽区和32所学校入选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名单。右玉县、广灵县等通过加大投入、引进名校长等措施快速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实现了当地学生的回流,也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普通高中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高等教育篇
山西三年百亿助力高等教育蓄势赋能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坚持把高等教育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的战略支撑,锚定教育强省建设目标任务。
山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马骏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要打造中西部高等教育新高地。工程投入 ‘不撒胡椒面’,坚持重点投、投重点的原则,支持高校对标一流、汇聚优势、发挥特长、勇攀高峰,在各自传统优势学科专业上发力,在服务全省重大战略领域使劲,争取实现人才团队、学科专业和创新平台从‘高原’到‘高峰’再到‘顶峰’的跨越,推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跃居中西部前列。”
持续投入助力提质增效
山西素有重视高等教育的传统。2017年,山西推出推动高校振兴崛起“1331工程”。省财政每年专门投入3亿元,加强全省高等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
2023年,山西以超常规举措、超常规力度启动实施高等教育 “百亿工程”,3年投入100亿元财政资金,围绕立德树人、布局优化、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科技创新、治理能力6个方面实施20项行动,全面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山西举全省之力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倍增,“双一流”建设学科“由1至3”、A类学科“破0进3”,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扩容。
山西“百亿工程”重点支持8所博士学位授权高校,“百亿工程”专门设立了10亿元的揭榜挂帅经费,其中80%重点支持人才团队建设。2023年,“百亿工程”共认定揭榜挂帅项目23项,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保障,充分发挥好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夯实山西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优化布局提升整体实力
2021年,山西省委作出将山西师范大学整体搬迁到太原的决策。
根据教育部独立学院转设要求和山西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部署,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转设为省属理工类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并于2024年3月15日正式揭牌成立。至此,全省11个设区市实现独立设置本科高校全覆盖。
目前,山西高校理工科专业占比达54%。省教育厅从2017年开始,按照大力淘汰“低质、过剩、错位”专业的“六字方针”,加快推动专业整体优化调整。截至2023年年底,撤销本科专业19个,申请撤销本科专业87个,新增本科专业58个,其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的特设专业42个,全省新兴、应用型本科专业占比达到63%。
2019年12月,太原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揭牌,标志着山西省学科学院优化调整启动。与以往成立基础学科学院不同,此次院系调整围绕产业社区,无论是学院、研院,还是产院,都以特色学院、产业学院为最终方向,突出应用导向。
山西中医药大学通过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束了山西省连续20年未能突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历史。山西大同大学、长治医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运城学院通过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专家核查及评议,填补了晋北、晋东南、晋南地区硕士学位授予高校的空白。
山西省坚持以分类推进高校发展为总牵引,统筹推进“双一流”大学和应用型高校建设,深入推进高校布局、学科学院和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全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实现整体性重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创新研发服务地方发展
山西医科大学教授李思进团队自主研制出世界首台脑科学研究重器——核磁光电一体化大型脑成像装备。2023年7月,在北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SNMMI)年会上,该设备进行了新技术推介并成功完成临床首次显像,实现了世界五模态脑成像设备“零的突破”,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了“山西力量”。
2018年以来,山西新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8个;2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科技成果首次入围 “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太原理工大学参与重组的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山西大学“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入选首批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
“山西注重引导高校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技术,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工作,不断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山西医科大学校长解军说。
如今,定位清晰、布局合理、梯次衔接、富有活力的创新平台体系正在山西逐步形成。
2023年5月,山西大学教授程芳琴团队与吕梁市兴县签署电解铝废渣资源化高值利用技术许可合同,合同金额达4600万元,刷新了该校科技成果转化、吕梁校地合作项目单笔金额纪录,为推动吕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3年12月,山西中医药大学教授李青山团队自主研发的糖尿病肾病国家1类新药LM49片科技成果转化协议签署,转化金额达1.1亿元。这是山西原创新药的历史性突破、山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里程碑。
如今在山西,强化校地、校企合作,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创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通过有组织科研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