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苦钻研 让青春在积累中闪耀光芒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朱青华
“要想有所成就,就需要慢慢苦学技术!”这是国电电力大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运行部四值副值长李振龙经常对新入职员工讲的一句话。
多年来,李振龙刻苦钻研业务,在国电电力2024年火电机组集控值班员技能竞赛中,他凭借稳定发挥荣获三等奖,用实际行动向青工们展示了积累的力量。
锲而不舍苦心钻研
今年6月,是李振龙身为9号机机组长的第3年。在犹如“神仙打架”般的9号机指标竞赛中,他凭借丰富的调整手段,使机组指标始终名列前茅。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日益严格,发电运行中氮氧化物的协商减排已然是运行调整的“老朋友”了。今年年初,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从1月11日零点开始,机组必须执行减排措施。当天是四值的后夜班,青工杨柳按照班群里下发的减排规定,关注着盘前闪烁的氮氧化物,突然,他发现了问题。瞬时值正以异常速度攀升,很快便越过了报警值。于是,杨柳立即对旁边的主操手李振龙说道:“龙哥龙哥,氮氧化物升得太快了!”
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使李振龙立刻警觉起来,并迅速冷静地开始部署工作:“张师傅,给龙源环保打电话,让龙源的兄弟配合着调一调。”“杨柳,我往下降氧量了,燃烧难免会滞后些,控制好屏过和高过。”李振龙一边安排工作,一边将上层磨的煤量放了下来,一时间盘前传来急促的鼠标按键声。
“燃烬风调过了,一次风我也收了点,现在送氧的地方能少一点是一点,中卡煤和低卡煤,我也暂时倒换了。”短暂的鼠标点击声后,李振龙松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我的组合拳打完啦,汽温不用压了,准备一会儿往上抬抬吧。哦,还有主给水,我刚才也已经收了,杨柳你收收减温水就行。”
“不是刚刚还让我控制汽温上涨吗?这么快就结束了?”刚准备应对汽温高的杨柳才回过神来,氮氧化物瞬时值已经像泄了气的皮球,仅剩下个位数了。“神了!龙哥,你这组合拳两三分钟就把氮氧化物控制住了。”
这一顿看似轻松写意的操作,背后却是李振龙多年的试验与积累。在李振龙的手机里,有一篇题为《降低氮氧化物调整措施》的运行分析,这篇分析已历经了3个春夏秋冬,里面的内容究竟增加、修改过多少次,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每次想到新的调整手段,他都会在操盘期间付诸实践,并在事后调取后台曲线做分析比对,积年累月的数据收集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让李振龙练就了轻松写意的氮氧化物控制手法。
汽温、壁温、氧量等核心参数调整,李振龙也都是这样积累起来的,每个和李振龙一起监盘的青工在见过他的调整手法后都会感叹:“龙哥有一双魔术手。”
不畏风雨砥砺前行
今年8月,李振龙被抽调到国电电力大同公司培训中心,开展国电电力2024年火电机组集控值班员技能竞赛调考集训。最初,复习范围还以平时技能鉴定的资料为主,可随着考试资料的逐渐丰富,李振龙桌子上的书本从最初的一本技能鉴定逐渐增加到厚厚的一摞,桌上的草稿纸也越垒越高。回忆起集训的日子,李振龙笑着说道:“第一天训练时,我只带了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但最后一天,桌子上的资料是装在纸箱里抬走的。”
即使如此,到了考前摸底考试时,由于是首次参加亚临界级别的竞赛,且复习侧重点不同,李振龙的成绩并不理想。每天12个小时的课程,中午仅有1个小时休息时间,晚上10点下课回到宿舍后,他还要给自己加两三个小时的“晚自习”。一直在超临界机组工作的李振龙,这次以亚临界机组选手的身份参加比赛本就有些掣肘,导致向来以乐天派自居的他也不可避免地失眠了。
在紧张的备考中,李振龙咬牙坚持,顺利完成了全部赛程,并以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和国电电力“青年岗位能手”的称号,为自己的努力付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每天最多睡4个小时,梦里都是坐在仿真机前练习。”谈论起考前的精神状态,李振龙至今都心有余悸。
十年磨剑积累力量
在运行部四值收纳柜里,有两本已经泛黄的笔记本,这是李振龙从当了副机组长后就开始记录的工作日志,每一页都记录着他经历过的大大小小操作,旁边还批注着重要步骤的注意事项,结尾处还有对本次操作的全面复盘。如今已是副值长的李振龙依然保持着记录习惯。
“这两个笔记本就是我们值的‘操作指南’,只要我们有不会的操作,都要向龙哥借来看一看。”青工朱青华说道。
今年是李振龙入职的第10年,他从超温后尴尬地直挠头的“小李”成长为如今的操盘“魔术手”,从默默无闻的实习生成长为如今新入职员工的职场导师,其间,他没有停止过积累。也正因如此,他从未好高骛远,从未为了所谓的“理想”困惑迷茫,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定与扎实。
如今,李振龙还是那个乐呵呵的 “龙哥”,还是随身携带着翻得皱巴巴的笔记本,酷似一名深居简出的剑士回到了自己的磨刀石旁,为下一次利刃出鞘积累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