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公示!太原南华门进入保护范围
本报记者 任小芳
12月15日,记者获悉,为全面加强太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历史环境,保护和延续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进一步深化街区的规划建设指引工作,太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编制完成了《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草案)》(以下简称“《保护规划》”),并面向社会公示,公示期自2024年12月12日至2025年1月14日,市民如有意见或建议可来电或来信反映。
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范围北起新民北街,南至府东街,西起五一路,东至教场巷、东肖墙,总面积27.55公顷。本次规划期限为2024年至2035年。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为:北起工程师楼旧址北侧院落边界、教场巷23号民居院落边界、建工集团文化苑、徐永昌旧居院落边界、东华门街、牺盟会旧址、赵树理旧居、杨爱源旧居;南至府东街、阎氏故居、南华门东四条、前后双龙巷民居;西起精营东边街、教场巷民居、精营东二道街、五一路;东至工程师楼旧址院落边界、教场巷、前后双龙巷民居、东华门街,核心保护范围面积7.27公顷。建设控制地带范围考虑周边建筑风貌、高度等要素,结合以街巷为主的自然边界划定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20.28公顷。
目前,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对象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文物单位11处、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4处、历史建筑11处、传统风貌建筑8处、传统街巷14处、古树名木3处。这里经历了王宫、军营、民居、行政中心的变迁,积淀了太原府城不同时期的文化,是府城明代以来发展的代表性地区。保留有明晋王宫城边界格局、清精骑营街巷格局、民国和解放初期传统民居院落,反映了当时山西省军政、生活、文化等历史风貌。
据了解,《保护规划》将遵循“不改变原状”的原则,按照建筑类型采取修缮、维修、改善、保留、整治等多种措施,推进府城历史城区内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