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青年书写辉煌灿烂发展篇章
本报记者 徐俊斌
青年是时代舞台上永恒的主角,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在三晋大地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2024年是见证无数山西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一年。《山西青年报》的“青春兴晋·奋斗有我”专版犹如一个璀璨的舞台,以个体叙事和群像雕塑相结合、讲故事和谈观点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地展示了来自各行各业的312位青年典型人物的风采,树立了当代青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奋斗形象。他们如同312颗耀眼的星辰,在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绿色发展、社会服务等各领域熠熠生辉。
青春力量的田野之歌
在乡村振兴的广袤田野上,有这样一群年轻的身影。他们如同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山西的每一寸土地上。年轻的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理念带到农民身边,他们就像不知疲倦的耕牛,默默耕耘,只为让土地产出更多的希望。还有那些返乡创业的青年,他们放弃城市的繁华,带着对家乡的热爱,投身到乡村的建设中。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将一个个曾经贫困落后的村庄,打造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振兴样板,宛如凤凰涅槃,焕发出新的生机。
26岁的张超,是大同市灵丘县下关乡白水岭村的到村工作大学生。初到岗位时,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尽管她从小在农村长大,却依然对农村工作知之甚少。为了尽快熟悉农村情况,她从最基础的材料整理工作起步。在村里老干部的悉心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她逐渐找准了工作方向。张超大学所学的是教育技术专业,在工作中,她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摇身一变成了“乡村导演”,用镜头捕捉乡村之美,用文字记录乡村故事,成为家乡的忠实“代言人”。她用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对乡村和乡亲的满腔热爱:“基层天地广阔无垠,青春应当有所作为,唯有不断向下扎根,才能真正服务群众、造福乡亲!”
山西涵梦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涵烨,扎根农村十余载,一直专注于豆腐生意。从最初的批发零售模式,逐步发展成为加工带批发零售的经济实体,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让脱贫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小小的豆腐,虽貌不惊人,却在晋北地区声名远扬,成为一块金字招牌,引得不少大城市的酒店、超市、企业纷纷慕名前来签订订单。张涵烨表示,未来,他们将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种类,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大的青春力量。
青春智慧的开拓之路
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山西的青年才俊们勇立潮头,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科研带头人犹如探索未知海洋的领航员,他们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钻研,不怕失败的痛苦,只求真理的曙光。他们的每一项科研成果,都像是打开未来大门的一把钥匙,为山西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而那些充满创意的创业者们,在市场的大舞台上,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才华。他们如同勇敢的探险家,敢于涉足未知的领域,用创新的思维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开辟出一条条新的商业之路,为山西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宰红斌,国网晋城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高级技师,在全省范围内首创利用无人机携带绝缘杆击打线路进行脱冰的方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无人机除冰这一创意,源于日常工作中的灵光一闪。在宰红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一次应对雨雪灾害的头脑风暴中,有人提出尝试用无人机除冰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然而,无人机能搭载何种材质的撞击物?悬挂撞击物的绳子需要多长?撞击覆冰导线的哪个位置效果最佳?宰红斌和同事们在公司的模拟培训基地开展了数百次试验,逐步攻克了无人机除冰工作中的各个难题。宰红斌说:“小飞机用于巡线,大飞机用于除冰,这就是科技创新在输电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90后忻州女青年段雪梅,是创业青年中的杰出代表。她毅然辞去工作返乡创业,成立了滹源大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带动600户农户增收,荣获了“忻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妇女带头人”“繁峙县巾帼脱贫致富带头人”“山西省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等诸多荣誉。段雪梅表示,在乡村振兴的宏大舞台上,作为“忻”青年、“忻”女性,更应当肩负新的使命,展现新的作为。在稳定粮食生产、重点抓好良种推广的同时,将加快繁峙电商直播产业的发展,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开展电商业务,培训一批巾帼电商人才,创立多个农村电商合作点,带动销售繁峙当地的农副特色产品,宣传本地公域品牌和自创农业品牌,带动更多本地乡村女性就业。
青春守护的绿水青山
绿色发展的征程里,青年们也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他们就像守护大自然的卫士,积极投身到环保事业中。无论是在植树造林的山坡上,还是在治理污染的工厂旁,都能看到他们青春的身影。年轻的环保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他们的热情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带动更多人加入到绿色发展的大军中。那些在新能源领域奋斗的青年,像是追逐绿色梦想的使者,致力于开发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为山西的蓝天绿水贡献着力量。
三晋大地的秀美林草,离不开大山深处52000余名护林员和近万名防火员的默默奉献与深情守护。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段峪河林场界碑岭管护站站长高忠博便是其中一员。多年来,他与山林相伴,用绚丽的青春默默守护着林海的安宁。为了建成保障性苗圃,他身先士卒,奋战在工程一线,坚持每天吃住在项目工地,对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从苗木验收、工程管理、施工作业到后期养护等,做到分工细致、责任明确、环环相扣、协调有序,实现规范操作、科学施工、确保质量。最终,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界碑岭的150亩苗圃拔地而起,油松、连翘、栓皮栎等500余万株乡土树苗茁壮成长;4000余根木耳棒产出的木耳,让职工们喜笑颜开。界碑岭管护站率先在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探索出林地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模式。在他的带领下,界碑岭管护站的功能由单一变得多元,林业生产效益逐年提高。
大同市平城区环境治理监督大队团支部书记柴亚超始终秉持着一个信念:团结、引导团员和青年为平城区环境治理事业贡献青春力量,并积极付诸实践。在平城区环境治理监督大队开展的公益广告大清洗活动中,柴亚超积极主动与商户沟通,不辞辛劳地做商户的思想工作,向商户阐述城市环境的重要性及城市环境在游客心中的重要意义。最终,商户认识到环境的改变对商业经营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意识到用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迎接国内外游客是每个市民应尽的义务,广大经营者更应成为环境的维护者。望着洁净的城市、明亮的街道,柴亚超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多组织此类公益活动,让城市更加美丽,以迎接八方来客。
青春奉献的温暖之光
社会服务的舞台上,青年们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为社会带来了无尽的温暖。警察如同城市的守护者,日夜坚守在岗位上,他们在危险面前毫不退缩,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捍卫着社会的安宁。团干部就像青春的引路人,他们深入到青年群体中,倾听青年的心声,为青年的成长和发展出谋划策,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青年前行的道路。学雷锋榜样则像爱的传递者,用自己的善举,温暖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社区干部像是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家长,他们关心着居民的每一个需求,用心打造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让社区充满了家的温馨。医务工作者更是“白衣天使”的化身,他们在救死扶伤的战场上,与病魔作斗争,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心,守护着每一个患者的健康。
出生于1993年的窦晓雁,是阳泉市城区北大街街道中心广场社区委员兼团支部书记。在她眼中,社区不单单是居民的生活空间,更是社区青年展示自我、彼此交流的优质平台。她说:“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定会全力以赴,运用创新思维,付出不懈努力,为社区及辖区内的广大青年构建起展示自我、达成梦想的舞台。”在她的积极协助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在社区中明确了自身定位,找到了自身价值。他们参与各类活动,锻炼了自身能力,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掌握了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学会了如何直面挑战与困难。这些宝贵的经历将化作他们人生的财富与动力源泉。
付一鸣,1996年出生于运城市绛县,201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21年参加工作,毕业于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维和学专业,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稷山县稷南大街消防救援站消防员。自参加工作以来,付一鸣率领团队成功处置各类警情多达800余起,这些警情大到抢险救灾、火灾扑救,小到摘除蜂窝、捕捉蛇类、帮忙开锁等各类社会救助。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闪现消防员的身影。他们总共营救和疏散被困群众200余人,参与处置了2021年汾河流域抢险救灾、“4·19”稷峰镇深井救援等救援任务。付一鸣所在的救援站,成员大多为90后、00后,他们以实际行动忠诚践行消防员“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的神圣职责与使命。付一鸣表示:“身为一名消防员,我将时刻坚守为民初心,在水火的洗礼中砥砺自己,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实践中坚毅前行,以奋斗的姿态谱写属于青年一代的消防华章,让火焰蓝以青春之名绽放出更为耀眼的光芒。”
青春的故事远不止这些。
回顾2024年,《山西青年报》“青春兴晋·奋斗有我”专版所报道的312位青年典型人物,他们来自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充满激情、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乐于奉献。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奋斗史,更是山西青年群体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挺膺担当的壮丽史诗。这些故事激励着更多的青年,让他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也让他们明白,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青春只有在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奉献中才能焕发出最耀眼的光彩。
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山西青年,继续传承和发扬优秀品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扎实的行动,以奋斗为笔,以汗水为墨,继续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山西发展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2025年,《山西青年报》“青春兴晋·奋斗有我”将继续讲述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