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用镜头记录“红色太原”
本报记者 任小芳
12月27日晚,第三届“红色印记”亲子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晚会在太原工人文化宫音乐厅举行。这场晚会不仅是对“红色印记”亲子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的深情礼赞,更是对红色精神的激昂传颂。
此次活动由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文物局主办,市文化馆(太原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承办。自8月启动以来,便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经层层选拔,最终涌现出了许多高质量作品。其中,1至3年级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25名。这些作品虽显稚嫩,却充满童真与对红色文化的质朴理解。4至6年级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和优秀奖18名。这些作品无论是对历史场景的细致描绘,还是对红色精神内涵的深入解读,都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展现出红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的蓬勃态势。初中组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10名。这些作品凸显出红色文化在新时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和深刻影响,有力地证明了红色作品对于青少年思想教育和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也彰显了优秀红色作品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此外,还评选出68名优秀指导教师、7个优秀组织奖、30个优秀学校奖。
本次活动以红色文化为核心,旨在通过亲子共同参与的实践形式,深入推动孩子们的思想建设和学校的红色教育。活动中,孩子们与家长深入了解红色历史,探寻家乡的红色足迹,用镜头记录下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参与度和创造力,还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视频作品不仅是孩子们的创意结晶,更是红色文化在新时代传播的新载体。对于学校而言,此次活动为红色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通过亲子合作的方式,加强了家校共育在红色教育中的作用,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教育资源,也为红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雄浑壮阔的民族交响乐《我的祖国》拉开了晚会的帷幕。当激昂的旋律奏响,仿佛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街舞《龙城少年》,展现了新时代龙城少年的自信与激情,为晚会注入了青春活力的气息。晚会在激昂奋进的《红旗飘飘》合唱声中落下帷幕。全体演唱者和观众们共同唱响这首赞歌,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红色精神的敬仰之情推向了最高潮。
本次晚会作为活动的成果展示平台,通过多种形式,搭建起一座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场晚会的成功举办,宛如一颗闪耀的火种,在人们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激励着大家在传承红色文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起磅礴力量,让红色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